“住口,你們懂什麼,雷耀大哥乃是我們鳴雷村少年之中第一人,天資縱橫,已經凝聚成氣血之鼎,在風雪谷近百道基小成者中,足以排到前十,甚至前五!”雷耀身後的少女突然嬌聲斥道。
這個少女的姿色只能算是不錯,但是發育的很好,身軀略顯豐滿,前凸後翹的身材被剪裁得體的白色衣衫勾勒出來,更有一種嫵媚風情。
此等風情,眾人平日裡何時見過,便是有巢村的幾個少年,也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悄悄移了過去,上下打量了好一會兒,飽一飽眼福。
但是很快,他們便被少女的話語所吸引,也顧不得去欣賞眼前的大好風景。
世人倘若想要稱讚一個人天生神力,便會說他神勇無比,力能扛鼎,此鼎便是氣血之力,此力便是萬斤之力。
“此話當真?”有人抱著懷疑的態度問道。
“那是自然!”
少女用一種充滿了崇拜和愛慕的眼神,看著為首的雷耀,道:“雷耀大哥此前還去過樓桑村,與樓桑村的天才少年樓景大戰一場,平分秋色,又豈能作假?”
有巢村的一個青年小隊長臉色變得嚴肅,慎重道:“樓景此人之名,我也曾聽說過。大概是半個月前,楊虎副隊長在臨月山中與樓景同時發現了一株靈藥,爭奪之時,那樓景身後浮現氣血之鼎,硬接楊虎副隊長一掌,毫髮無傷,全身而退。”
“這件事我也曾聽說過。”
另一個小隊長也開口道:“楊虎副隊長回來之後,對樓景讚不絕口,稱他在道基小成者中絕對是頂尖存在,倘若這雷耀果真能與他平分秋色,那麼凝聚出氣血之鼎便是理所應當之事。”
雷耀雖然面色不變,但是嘴角卻掛起了一抹自得的笑意,有些話自己來說是狂妄不自知,但若是出自他人之口,反倒是平添了他的名聲。
易子軒聞聽兩人之言,也不禁思索起來。
道基小成至道基大成一共有兩道門檻,其一是要領悟戰法第二重,舉重若輕,其二便是要能夠凝聚氣血之鼎。
萬斤之力雖然難求,但是隻要修行歲月足夠長,靠著水磨功夫,多多獵殺兇獸,汲取氣血,過個十年八年的,總能打通五十道節門。
但是氣血之鼎就不一樣了。
人體氣力,並非僅存於四肢之內,更深層次的還要涉及腰腹、背部,甚至於按照理想狀態,人體的任何部位都能夠發力。
而凝聚氣血之鼎,便是透過極為強大的精神意志力,細緻入微地將一身氣血統籌起來,化為鼎形,鼎乃是重器,足以想象其威力。
一般說來,在氣力相同的情況下,一個凝聚了氣血之鼎的道基小成高手,能夠以力對抗三四個同階的修士而不落下風,甚至還有餘力。
既然氣血之鼎威力如此不凡,自然人人想要凝聚,但不得不說,凝聚氣血之鼎在某種程度上比參悟戰法第二重還要難。
戰法第二重既可意會,也可言傳,再不濟,還有前輩指點方向,但是凝聚氣血之鼎完完全全只能靠自己,其中法門誰都知道,但是能否參悟只能看各人的天資。
於道基境而言,小成易得,大成難修,這也是為何易子軒明明已經表現出極高的天資,但是並沒有受到太大關注的原因。
對於那些道基大成的副隊長來說,倘若連氣血之鼎都尚未凝聚,那麼連與他們對話的資格都沒有,又何來關注一說。
“她說的是真的?”晁石沒有理會這些,直接問向了臉色依舊蒼白的雷陽。
雷陽點了點頭。
雖然雙方是對手,但是雷陽還不至於為了打擊對手而撒謊,他也有自己的尊嚴,不願如此,也不屑於此,至於晁石信不信,那就不干他的事了。
“拿矛來。”晁石朝著旁邊的陸年說道。
雷陽頓時挑眉,語氣之中聽不出喜怒:“你不信我?”
晁石站起身來,身形依舊搖搖晃晃,讓人擔心他下一刻就會倒下,只見他搖了搖頭,道:“我相信你說的,但正因如此,我才要與他再戰一場。”
晁石一手持矛,微微抬起,身上頓時多出一種令人信服的氣質,只聽他道:“你們鳴雷村前來挑戰,我又豈能因傷退縮?”
眾人看著有些心酸,紛紛出言阻止。
“晁石大哥別去,這只不過是他們的一面之詞,誰知道是不是真的?”一個少年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