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有巢村居於溯洄谷中,楚江之上,一邊是莽莽山林,兇獸出沒,另一邊是滔滔江水,一眼望不到邊,要是沒有船隻,他也不可能飛過去。
易子軒環顧四周一眼,蒼茫、壯闊之感撲面而來,這裡不乏山清水秀之地,也總有風和日麗之時,但畢竟缺乏人氣,缺乏獨屬於人類的生機。
那種人聲鼎沸,吆喝叫賣的熱鬧,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生機。
易子軒不止一次聽別人提起過外面的世界,特別是慕老先生,曾經去過很遠很遠的地方,見識過許多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他很喜歡跟易子軒說這些。
他說,外面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白牆朱瓦、深宮大院,古老祭壇、斑駁城牆,茫茫草原,蔚藍穹天,大漠孤煙、長河落日······
妖、魔、狄、蠻、鬼、巫、靈、異,各種各樣的種族與人族共同生活在九州大地上,有不共戴天的生死之敵,也有禮尚往來的君子之交,抑或敵友難分,時遠時近,關係錯綜複雜。
有坐看九州沉浮、傲視古今的聖地仙門,大道唯一、百家爭鳴的書院世家,傳承久遠,薪火相傳的古老勢力,光怪陸離、神秘莫測的秘境,十死無生、神魔伏屍的禁地······
在大唐的長安城裡,酒樓中博學強記的說書人,能歌善舞、巧兮倩兮的翩翩佳人,揮灑才華,筆傾一方的文人墨客。
有煮茶論道、指點江山的蓋世梟雄,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熱血俠客,有獨闖天涯、劍試天下的少年英才,還有潛心禮佛的僧侶、一心向道的苦修······
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領略不同的人、事、物,增長見識,而第一步,就是離有巢村不過八百里之遙的天陽城——南雨道第一大城。
“這一天不會很遠的。”
易子軒靜靜地對自己說道。
不過,在這之前,他要先打敗了晁石,一日沒有打敗他,易子軒不會考慮別的事情。
是夜。
晚風習習,月明星稀,易子軒閉目盤坐在樹臺邊的一株古樹旁,凝心靜神,緩緩執行體內的氣血,正做著服食靈藥前的準備。
半柱香後,易子軒睜開眼睛,眸子漆黑如墨,低頭看向自己的身側,那裡放著三株鳶尾草,赤紅如血,晶瑩剔透,形似鳶尾。
是時候了。
三株靈藥差不多長短,僅僅是幾分的差距,伸手捻起最短的一株,易子軒面色神情堅定,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將其放入口中。
他是學醫之人,知曉凡是仙草靈藥一類,最好的服食之法自然是練成丹藥之屬,其次為輔以別的性質溫和的藥材,熬煮成汁,而直接服食才是最後的選擇。
但煉丹之術歷來是代代相傳之秘,不僅需要傳承,還要擁有這方面的天賦,而且培養一個煉丹師不知要消耗多少資源,唯有那些實力雄厚的世家宗門才會擁有煉丹師。
南雨道有沒有煉丹師他不知道,最起碼長這麼大,他還沒有見過,所以易子軒既無煉丹秘法,也無藥草練手,自然不會煉丹。
至於輔以其他藥材,雖說他知曉其法,而且大多數藥材也很常見,可偏偏有幾味藥頗為難尋,需要一些時間去仔細尋找。
但易子軒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三株中等鳶尾草若是給一般的修士服用,差不多可以打通八九處節門,但易子軒體質強盛,吸收效率高,他認為自己應該能夠打通兩處節門。
靈藥入口,易子軒的兩排牙齒上下一磨,如同精鐵一般將其碾碎,消化程度高達九成,口中開始多出一絲馨甜的血腥味。
已然變成粉碎的靈藥下肚,易子軒只感覺到渾身的氣血都沸騰起來,每一寸肌膚都在發熱,衝脈上的六處節門開始發亮。
小腹鼓脹,有悶雷之聲響起,如同將爆竹蒙在了鐵鍋中,轟鳴聲不絕,易子軒能夠感覺到鳶尾草中的能量正在瘋狂流出。
靈藥中蘊含的能量驚人,如同一股股暗流猛然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