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安靜的讀書。
高雲置身事外,其他人談他們的,他鬧中取靜,只負責閱讀,手中握著一支鋼筆,寫寫畫畫做記錄。
或許外人瞧著很不禮貌?別人談商務談合作,他看書有裝逼之嫌疑?
但高雲現在已經不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了,他的身份也允許這麼做,他不是什麼演藝圈裡的演員、明星、導演……他是資方,是在棋盤外下棋的人。
你想讓我投資?好啊,看看專案怎麼樣,合適就投點錢。
你不想讓我投資?再見,好專案那麼多,不投我會餓死?
而且,高雲也覺得眼下幾位文藝工作者也能懂自己的寂寞,不是我裝逼,我就是隨意地看看書,你們聊你們的,一切問題老鄭可以應對。
高雲要專心地從書中尋求答案,這本一百餘頁的書,他耗時一週,已經快讀完了,臨近最後幾頁,他所要尋求的答案已經隱隱若現。
《活出生命的意義》,美國具影響力的10本圖書之一。
作者是維克多·弗蘭克爾,德國猶太人,精神病醫生,著名心理學家,人生經歷非常坎坷複雜,堪稱是20世紀的一個奇蹟。
1942年被關進奧斯威辛集中營,後來輾轉囚禁在其他集中營,僥倖大難不死,服了三年苦役,期間妻子和父母都被殺害。重獲自由以後,他把獄中經歷提煉成這本小書,德文原版最初叫做《不管怎樣,向生命說“是”——一個精神病學家在集中營的經歷》,英文版的標題就是《an’ssearchforeaning》,中文有個很好的譯本,三聯的,翻成《活出生命的意義》。
弗蘭克爾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他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不但超越了集中營那段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治療法,這個療法號稱維也納精神治療法第三學派。第一學派是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第二學派是阿爾伯特的理性情緒行為法。弗蘭克爾創立這個學派,奠基的就是這本書。
這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
任何人都可以從他無比痛苦的經歷中,被鼓舞,被振奮,獲得拯救自己的經驗,找到人生的意義。
“一、做有意義的事情,取得世俗意義上或你內心認可的成功。”
“二、享受自然和文化的美,去愛人或被愛。”
“三、基於以上目標忍受和超越不可避免的苦難。”
《活出生命的意義》沒有正面回答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只給了這三個方法,而這就是本書的全部真諦,不過書中還有句話;活著便是受苦,要活下去,便要由痛苦中找出意義。如果人生真有一點目的,痛苦和死亡必定有其目的。
總的來說也可以概括為尼采的一句話;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弗蘭克爾,一個悲觀的樂觀主義者。
到底是英文版,高雲看得有些費力,總感覺句子不夠精煉,連貫不夠完整性……總之,不如母語閱讀的更自如,趁著他們交談的一個多小時,將剩下的五頁仔細品味,猶豫了一番,最後在書的扉頁空白處寫下幾句話。
有書中的原文,也有自己的感悟。萬寶龍這款名為蝶變的限量鋼筆,售價二十多萬美元,書寫起來細膩潤滑,非常流暢。
“萬事皆虛,並不存在什麼終極的生命意義,如果硬要有意義,那隻存在對每個個體生命的個體意義。但必須在世界中尋找,而非在人身上或內在精神中尋找,因為它不是封閉的。”
“愛是人可以立志追求的、最終的、最高的目標。它超越肉體,存在人的精神和自我靈魂之中,不論你是否感覺得到它的存在,那不重要,你要相信自己終將有一日會找到它,感觸到它。”
“痛苦在發現意義的時候,就不是痛苦了,是具有意義的犧牲。”
“人為什麼會痛苦?因為對自己的超越不夠!”<eooove,soethingtodo,soefuturetoexpect.”
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或許,這就是人生的意義了吧。
高雲緩緩停筆,仔細默讀幾遍自己所寫的這些話,確定了心中的答案。
秦冰彤一直坐在他身邊,他所書寫的每句話都看得一清二楚,等見其蓋上鋼筆帽,合上書本,默默地往老闆的茶杯裡倒了一杯熱茶,望著對方的側臉,什麼話都沒說,也不想說。
“我計劃《流浪地球2》的成本應該在十億人民幣左右……”
其他人還在交談,秦冰彤置若罔聞,她現在只想做高雲的秘書,做一輩子那種。
喜歡神豪正在戀愛中請大家收藏:()神豪正在戀愛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