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哪裡無禮了?”阿銀噘噘嘴,理直氣壯道,“我們黎人女子可不興盲婚啞嫁。二叔想讓我嫁他,我當然要問清楚了。他長得這麼俊,要是回到京城,不回來了可怎麼辦。”
人群頓時靜了下來。是啊,她們都是地道的瓊州人,到了京城不說露怯吧,肯定沒有在瓊州自在。千裡萬裡之遙,一去不回,就是被欺負死,也沒人會為她們出氣啊。
鄔柏倒是不卑不亢,款款行了書生禮,笑著說:“小生過兩年就回京科舉。如果成績好,希望能在翰林院歷練三年,之後謀求外放,定會盡全力回瓊州的。”
說著也不等眾人反應,施施然轉身離開了。身後,眾人交頭接耳,鄔桐看著弟弟有些倉皇的背影,無聲地笑了笑。黛玉對著阿銀眨眨眼,顯然也看出來,哥哥這是害羞了。
很快,拔絲地瓜被送了上來。作為一道風靡華夏的美食,當然也能輕松征服古人的胃,眾夫人小姐均對拔絲地瓜贊賞不已。可見甜食是不論民族出身,共通的大殺器。
香菱在薛家時沒管過莊子,但她不傻,自然知道紅薯高産意味著什麼。以前聽寶釵提過,說是紅薯珍貴,不易栽培,卻從沒想過不易栽培的是人心。此時對著一桌子小吃,有些食不下咽。
寶釵姐姐在薛家,管了這麼多年的內宅,清不清楚紅薯的事呢?
鄔桐自然不知道她在想什麼,側身跟冼太太、邢太太二位說話。冼太太出身黎人大族,夫家也是大姓,邢太太出身農家,家裡地是不缺的。能得這兩家的支援,後續紅薯的推廣會順暢許多。
冼太太、邢太太問起今日菜色的做法,鄔桐半點兒不藏私,一一細說了一遍。怕大家記不住,宴會結束後還一人發了一本冊子,將做法悉數奉上,著重標明瞭紅薯的耕種方法和産量。
果然,第二年縣城發種子時,農戶和佃戶都給種了下去。當然,這是後話。
只說船廠那邊,半年時間終於造出了兩條船。船上的火炮射程能有三公裡,比之之前最多射五百米的船載火炮,改進的不是一星半點。因著第一次做,技術還不是很熟練,時不時地要秘密請教柳瓊,是以兩艘船,花了半年時間才造出來。
柳瓊來瓊州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造船,現在船造出來了,當然要去看看了。當即將縣務分派下去,帶著化妝後的鄔桐,一同去了造船的小島上檢視。
為什麼鄔桐要化妝呢?因為不能讓永興帝知道,柳瓊什麼事兒都告訴老婆啊。雖然鄔桐什麼都知道,但該裝的時候就得裝,哪怕臨行前分派任務時,林如海有些懷疑呢。
林如海留下來做什麼呢?當然是管理甘蔗園和紡織廠了。甘蔗園是私財,有賈芸和香菱照管。紅薯豐收後,現在地裡空著,正忙著翻地下種呢。紡織廠放在黛玉名下,已經見到利了,其中一半的利是朝廷的,黛玉自然上心。當然,放到黛玉名下的原因,是柳瓊摺子上說的,什麼專利使用費,五十年,專為有貢獻的技術人員設定的。
永興帝雖然對專利使用費這幾個字有些陌生,但這個套路他熟啊,這不就是籌功嘛。就跟將士打了勝仗就得封賞一樣,工匠做出了突出貢獻,也可以封賞嘛,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工匠玩命兒地給皇家幹活啊。
話題扯遠了,說回甘蔗園那邊,賈芸和香菱因照管甘蔗園的緣分,陰差陽錯地倒是走在了一起。香菱雖被人販子拐賣,但因年齡小,又長得好,人販子奇貨可居,想賣個好價錢,倒是沒玷汙了香菱。呆霸王薛蟠雖買了香菱,但一來香菱年齡小,被薛姨媽護著沒讓兒子動手動腳,二來薛蟠是個喜新厭舊的,幾次三番被老孃下面子,幹脆丟開手不去管了。如此反倒是便宜了賈芸。雖說差著輩分呢,但到底香菱姓甄,甄士隱權衡一二也就同意了這門親事。兩人在瓊州成了親,因當初五嬸子同意賈芸在瓊州成親,兩人在甄士隱的操持下,正經過起了日子。兩口子管著甘蔗園,日子過得很是不錯。
覺得日子不錯的,還有海上飄著的柳瓊和鄔桐。兩人在船上,遠遠就瞧見了岸邊停靠的巨船。船身被刷成耀眼的白色,如巨浪般,傲然挺立在岸邊。十二根鮮紅的桅杆和旗幟迎風招展,旗幟上赤金的“周”字蒼勁有力,在風中搖曳作響。
靠近時,船上的水手早鋪開一條條舢板,將巨船和柳瓊幾人乘坐的船隻連線起來。
柳瓊一下子抓住鄔桐的手,鄔桐神情激動,一把甩開礙事的手。這麼激動人心的時刻,她就算是重病,也會一骨碌爬起來,去船上看看再閉眼的。因此倒是一馬當先地走在最前面,穩穩地走過了木板。
看著一晃一晃的木板,柳瓊心裡直打哆嗦。他有輕微的恐高症,剛才扶鄔桐,不是擔心她,是他害怕啊。
怕也沒用,誰讓他是領頭的呢。閉了閉眼,柳瓊憋著氣,滿臉通紅地走上了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