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下,試探著問:“敢問侯爺,朝廷……?”
“朝廷要建立商會!”李浩直言不諱,娓娓道來……
沈文是越聽越激動,到了最後,白皙面龐紅如石榴,幾乎失態。
朝廷要提高商賈的地位,還會予以一定的行政特權,雖說少的可憐,卻也著實讓他驚喜莫名。
士、農、工、商,商賈一直處於最底層,哪怕腰纏萬貫,社會地位也不及一個莊稼漢,至少表面上如此。
沈家與一般的商紳不同,沈家是純粹的商賈出身,無法用官紳的身份示人,因此,更渴望社會地位的提升。
沈文搓著手,顫聲道:“沈某斗膽,敢問侯爺,沈家能撈個什麼樣的位子啊?”
“這個……”李浩看向李青。
李青微笑道:“以財富排資論輩,以沈家的家資,在北方進前三甲是沒有問題的。”
“前三……”沈文幸福的都要暈過去了。
李青說道:“沈老闆,進入商會之後,也要肩負相應的責任,比如穩定市場,配合朝廷的國策,當然了,朝廷不會欺壓商賈,還會給予一定的方便……具體細節,永青侯知之甚詳,你可請教於他。”
有些話,李青說出來不如李浩好使。
沈文點點頭,開始向李浩問詢詳情。
李浩一一解答。
一路上,李青已經將詳細事宜全告訴了李浩,見二人相談甚歡,李青便也不再多嘴,只安靜喝茶……
事情比李青預想的順利太多了。
在沈文這裡,李浩的話幾乎跟聖旨沒差,不是永青侯有多牛逼,而是李家掌管著沈家的財源命脈。
只一頓酒宴下來,便整個敲定下來,都不用一天。
不過,爺孫三人晚上還是住了下來,倒不是因為沈老闆的盛情難卻,兄妹倆接下來要趕挺長一段時間的路,自然要養好精神。
李浩、李雪兒不想這麼快回去,亦或說想與李青在相處一段時間,便以兩家商業合作為由,稱多住幾日再走。
李青自然沒意見,兩個小輩兒難得來一次,保定府離京師不遠,耽擱幾天也無妨,正好趁著機會了解一下京師之外的北方民情。
眼下已是正月下旬,年味兒基本消耗光了,百姓又恢復到了常態。
生活質量有了明顯下滑。
不過,許是沈家帶動了當地經濟的關係,百姓生活不比京師的差,到飯點時總能聞到濃郁的飯菜香氣,從百姓做菜捨得放油,就很能說明問題……
期間,李青也去了沈家作坊。
不如李家,可規模卻也著實不小,只是工錢遠不如李家,只有堪堪一半。
一來,李家的工人待遇本就高於市場,二來,保定府的物價遠比不上金陵,經濟落後的地方,人工自然也便宜。
李青倒沒有行那慷他人之慨的行為,當地百姓都甘之如飴,沒必要非得按照自己的標準要求沈家。
商賈是逐利的,不讓商賈賺錢,百姓也會大受影響……
一連滯留了五六日,想了解的基本瞭解了,兄妹倆也歇足了,李青這才提出離別。
沈府外。
李青笑道:“有沈家提供馬車、馬伕,小雪兒又有真氣傍身,這一路我也放心,回去好好做事,有空多陪陪你們孃親,我就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