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比之下,楊溥已經很幸運了。
…
次日,早朝。
李青掐著點兒進殿,站在末尾無聊地打著哈欠。
半刻鐘後,朱祁鎮踏入大殿。
君臣大禮過後,群臣回班站好。
老闆坐著,打工人站著,一片和諧。
朱祁鎮昨夜忙得太晚,打了個哈欠,問:“眾卿可有本奏啊?”
“臣有本奏!”
一道突兀的聲音響起。
各大佬回頭,人太多,沒看到是誰。
朱祁鎮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准奏,上前奏議。”
李青出班,越過群臣來到御前。
“李卿有何本奏啊?”
“臣建議,廢除保舉制!”李青直入主題。
此話一出,群臣盡皆譁然。
各位大佬沉得住氣,因為有人會幫他們說話。
果然,李青話音剛落,工部郎中就站了出來。
陰陽怪氣道:“如果本官沒記錯的話,李都給事中也是被推舉入朝的吧?”
“是啊,但這和我建議廢除保舉有區別嗎?”李青似乎詫異。
“你……”工部郎中啞口無言,碰上這麼一個不要臉的人,他還真不知該如何反懟。
李青又道:“在朝堂打斷別人奏事,是失禮的行為,劉郎中若有不同意見,也應該等我說完才是。”
工部郎中恨聲道:“本官姓王。”
“那挺不好意思的。”李青一點也沒不好意思,轉過身,繼續奏道,“皇上,自保舉制度推行以來,大明的官吏越來越多,這對國家財政造成了很大負擔,
且,很多人都是沒真才實學,德不配位……”
群臣心聲: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李青這邊剛巴拉完,剛被懟工部郎中立即站了出來,“皇上莫要聽……”
“劉郎中你先等會兒,我還沒說完呢。”
工部郎中噎了一下,無奈退了回去,隨即想起了什麼,怒道:“本官姓王。”
“那挺不好意思的。”李青點點頭,繼續道:“皇上,官員過多,不僅會加大朝廷財政開支,還不利於官員理事。”
楊溥隨口說了一嘴,“人多了怎麼還不好辦事了呢?”
“權力分散了,容易扯皮。”李青道,“就拿六部的主事來說,洪武朝僅兩人,直到宣德朝,也才四人而已,現在有多少?”
“不下九人!”朱祁鎮說,“吏部更是足有十三人之多。”
“皇上,用的了這麼多人嗎?”李青問。
“根本用不了。”朱祁鎮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