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荷皺了皺眉頭,她才來就看見老夫人被氣得暈了過去,又想那宋嬤嬤似乎說了明天就走,明天她非得盯著她上了馬車才算完。
“是不是累過勁兒了?”謝嬤嬤的聲音在黑暗裡頭響起,帶著一點擔憂,“活兒是做不完的,你年紀還輕,天氣又冷,千萬別虧了身子。”
玖荷搖了搖頭,忽然想起屋裡沒點燈,道:“也不是累,就是心裡燥的慌,我去倒碗水喝。”說著她披上棉衣就穿鞋下地了。
屋裡其實是有水的,只不過是溫熱的。謝嬤嬤一見她穿衣裳就知道她想去喝涼的了,想勸她別去,可是話沒說出口就想起自己做姑娘那會兒也是一樣的貪涼,又想老夫人怕冷,這屋裡的火的確是燒得熱了一些,便道:“只能喝兩口,解解饞便是。”
玖荷上輩子可是深深的體會到一直喝涼水最後是個什麼結果了,這輩子可不想再來一次了,不過她也沒跟謝嬤嬤解釋太多,只應了聲是便出去了,又仗著自己年輕眼神好,連燈也沒點,就這麼出去了。
外頭冷風一吹,玖荷原本有點發脹的頭腦總算是冷了下來,原先的那點燥熱也被寒冷的北風吹沒了,她緊了緊自己身上的衣裳,正想回去,忽然聽見廚房裡頭窸窸窣窣的聲音。
這可不行!廚房裡頭可都是她今天才收拾好的山珍野味,可不能叫耗子給叼去了,她隨手從牆邊拎起根木棍,提著就往廚房去了。
玖荷躡手躡腳走了過去,可是越走越覺得不對,怎麼廚房門是開啟的?這可不是鬧耗子了,這分明是進賊了!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對,賊怎麼會去偷廚房?
玖荷手裡的棍子捏的更緊了,她半躲在半掩的廚房門口朝裡頭一看,裡頭有個人在爐子跟前蹲著,身材不高,頭上挽著髮髻,分明是個婆子,還是個有點眼熟的婆子。
玖荷眉毛一瞪,“常嬤嬤,你這是要做什麼!”
“啊!”常嬤嬤一聲驚呼,嚇得跳了起來,玖荷這才看清她手裡的東西,一把幹稻草,一個……油瓶子?!
玖荷提著棍子就往裡頭走,常嬤嬤明顯愣了片刻,將手裡油瓶子猛地朝地上一扔,衝著玖荷就衝了過來。
雖然玖荷有了防備,不過她這小身子板跟常嬤嬤硬撞是一點都撞不過的,當下她一個閃身讓了開來,不過又將手裡棍子一橫,往她腳底下一扔,常嬤嬤猝不及防摔倒在地上,嘴裡悶悶的一聲呼痛。
可是不等玖荷過去,她立即拐著腿站了起來,連蹦帶跳往外頭跑了。
玖荷想追她,可是那油瓶子摔在地上,幹稻草被她扔在爐子邊上,已經有火星冒了出來,而且不過一呼一吸間,這火苗就連成了一片,玖荷這才看見廚房裡頭滿都是散落的柴火,若是她晚上沒出來,這肯定就是一場大火了!
若是火苗引燃院子外頭才堆好的柴火堆,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該死的!”玖荷終於明白這意外是什麼了!
玖荷咬咬牙,先跑去院子裡喊了一聲著火了,又將外頭的棉衣脫下,在院子裡的水缸裡一泡,又給自己身上潑了水,這才捧著滴滴答答滴水的棉衣衝進了廚房。
“怎麼樣了?”宋嬤嬤焦急的問道。
常嬤嬤笑道:“姑娘那兒已經有八成的把握了!”
“咳!”宋嬤嬤有點失望,“要她沒用,關鍵是少爺!得把少爺帶回去!”
“少爺一向是個沒主意的,小姐同意了,就算這次帶不走他,下次也是一樣。”常嬤嬤解釋道:“況且人家祖母還在,老太君這麼想帶人回去,小姐還好說,可是少爺就有點為難了。”
宋嬤嬤起身關了門,小聲道:“你知道什麼。”
看見自家嫂嫂這樣子,明顯是要說什麼隱秘了,常嬤嬤急忙屏息靜氣,全神貫注聽著。
“你們家的這一位老爺,已經入了上頭那一位的眼了!”
常嬤嬤一驚,“太后?”
沒想宋嬤嬤翻了個白眼,道:“太后垂簾聽政,風頭正盛,哪兒是那麼容易巴結上的,我說的是當今聖上!”
“當今聖上?”常嬤嬤有點疑惑,“聖上今年是十二還是十三來著?還是小孩子呢,等他能親政至少也五六年過去了,哪兒還能記得住我們家老爺。”
“這你就不懂了,”宋嬤嬤擺出一副你鄉下地方待久了,已經跟不上潮流的表情,道:“陛下書房裡的桌子裡頭有個小屏風,上頭寫著不少大臣名字,說是將來等親政了要親自褒獎的,你們家老爺只要這幾年別犯事兒,註定要飛黃騰達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再說太后權勢雖大,又一手遮天,但是你想想她還能做幾年?還不如早早的在聖上身上下注,將來大把的好日子呢。籠絡好了陛下寵臣的孩子,將來咱們國公府也就有了再次興盛的機會了。”
常嬤嬤皺了皺眉頭,雖然覺得這法子有點迂迴,不過也曉得不過是兩個孩子,對國公府來說添兩張嘴吃飯而已,一本萬利的生意,怎麼都不虧的,當下點了點頭道:“既然這樣……不如我們再去說一說?要我說你上次也太直接了些。”常嬤嬤埋怨了一句。
宋嬤嬤笑了兩聲,“誰知道你們家裡這個老太太如此精明?”她說了這一句又急忙打岔過去,“說起來若不是你在,我也搶不到這個好差事,你想想,如果這一次辦成了,你也能跟著一去回去國公府了,到時候我們也能跟老太君身邊的王嬤嬤一樣,一家子住個小四合院,還能有丫鬟伺候,得了體面的差事,就是少爺小姐見了你,也得好生尊稱一句常嬤嬤了。”
常嬤嬤陷入這美好的夢境裡頭不可自拔,宋嬤嬤也沒去打擾她。半晌常嬤嬤一拍大腿站了起來,“走走走!再去說一次,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年我也是國公府出身的丫鬟,斷斷不能伺候這鄉野村婦終老的!”
“正是!”宋嬤嬤也跟著站起來,將衣裳拉平,“若不是咱們家裡沒有適合的女孩子了,老太君原先的意思是不如再嫁一個庶女過來。”宋嬤嬤嘆氣,“老太君這真是——原先我們幾個都覺得幾個庶女也養的這麼精細,總覺得是虧了,沒想……還是老太君精明。”
常嬤嬤附和道:“可不是,夫人天天說國公府的日子好,尤其是臨死前兩個月,不然我也沒這麼容易說動小姐。”說著常嬤嬤又囑咐一句,“小姐心裡是同意了,但是面上你卻不能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