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峻桌上,放著幾份報紙。
《明報》《南華日報》《天天日報》《文匯報》等等,全部登載了“fi”品牌熱賣的情況,用的字眼都是人山人海,人潮湧動、人潮如織一類。
香江電視臺甚至將這種場景,稱之為“現象級”,幾年內沒見過的熱賣場景。
還有幾個狗仔在“fi”附近拍攝到小明星進去買服裝的事照片,又引起小轟動。特別是小報,最喜歡這些花邊,幾十家香江小報同時刊載,讓“fi”的知名度迅速開啟。
當然,香江小報撰稿人也都收到紅包,寫出的文字自然都是好話。
也是因為服裝熱賣,知名度迅速開啟,才有黃惠平的好訊息。他主持跟華星公司的代言人談判,起初華星並不同意梅豔芳簽約“fi”,要是“v”,他們估計馬上點頭。
磨了一個多禮拜,看到“fi”熱賣的景象,又親自去現場觀摩,還買了幾套服裝回去研究,才轉變觀念。
讓冉冉升起的梅豔芳和“fi”一起成長,也許是代言史上的一段佳話,加上梅豔芳的強烈要求,華星方面才點頭同意。他們去年還跟梅豔芳鬧出矛盾,冷藏了她幾個月,不好在這時候繼續冷藏,安撫為主。
首期簽約3年,每月代言費高達30萬元,不過梅豔芳估計只能拿到20萬元頂天。
拍攝廣告、平面宣傳,出席活動,都有具體規範。
周峻聽黃惠平彙報完畢,欣慰地點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們雖無法簽約張曼玉,但梅豔芳,同樣跟我們的品牌形象契合,這是好事。接下去,老黃你還要頭疼男裝品牌的打造。”
“fi”熱賣,短短一週多時間,已經收入百萬,又在市場上投放了4套新款服裝。周峻準備借這陣東風,迅速推出男裝品牌“di”,主打時尚商務單品。
年輕人可以念迪,迪斯科的迪,有個性;商務成功人士可以念帝,帝皇的感覺,你值得擁有。
“沒問題,大佬說的,我一定辦到,我已經提前在尖沙咀物色到一家店面,距離‘fi’不遠,我們正好盤下,打造男裝品牌。”
“這段時間你多辛苦,我們還在招聘,也有不少員工和一線工人上崗,一線工人你再培訓培訓。辦公室員工我這邊培訓,能用的話,我調撥幾個給你。”
“峻少,我手下也缺人。陳子聰和畢豪都有職務,我現在可是孤家寡人,法務部未來會很忙碌。近期商標註冊,未來公司併購、商業競爭,都需要有人手研究,或者市場上要是出現我們品牌的仿造衣服,我們還要發出律師函。”周嘉玲巴拉巴拉講了一堆,就是開口要人。
面帶微笑,似乎不多要些好處,是對不起周峻的信任。
“行,你也挑幾個。”周峻一口答應,“實在不能符合你要求的,就到人才市場招聘幾個回來,法務是專業部門,交給專業人士來做。”
周嘉玲現在也是公司的大功臣,重要分子,不能冷落。再說為了公司好,他必須支援。
手頭幾個人,雖然勉強支援運轉,但每個公司,都需要幾個鎮場子的高階人才,內部培養是一方面,還要對外招聘,用外腦。
單兩家服裝公司,要有專門人來研究分析市場,還要組建設計團隊,更要有操盤手,做大市場影響力。一步步都要累積,不可能一蹴而就。
周峻又上了虎頭奔,衝林北貢道,“去靈智廣告。”
身邊林北貢跟著,唐英雄、莊達飛和大小蝦兄弟,都在潛伏,觀察整個香江動向。周峻把命看得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