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這次活動,小魚兒沒有參加囉。”
九龍聽話聽音。
“是的,這次是霧都某些人搞的,我們雜誌社不看好,所以沒參加。”
小魚兒告知實情。
難怪,這次的組織者是《中國畫面石》雜誌,他們和《長江畫面石》雜誌應該是競爭關係吧,九龍想到這裡,便不再多問,他仔細看了一下小魚兒拍照的幾方石頭,都是畫面石,分別起名:戰魂、迎客松、孔明先生,畫面栩栩如生,如同中國畫一樣。
畫面所呈現出的或含蓄或簡潔的意境,看得令人陶醉。
九龍轉移話題:“小魚兒,你是長江石專家,我冒昧打擾一下,能否告訴我,長江石主要分佈在哪?”
小魚兒覺得很奇怪,一來就問這個問題,難道是來考察的?她笑答:“我不是什麼專家,就是喜歡玩玩長江石而已,這長江石的分佈可廣了,單蜀地區域就有M縣、都江堰、CD、眉山、雅安、石棉、漢源、攀枝花、江油、樂山、宜賓、水富、瀘州等。
“霧都鄂地區域有霧都、三峽、長陽、宜昌、襄樊、十堰、荊州等。
“長江下游的金陵盛產著名的雨花石。
“QH長江石,主要產於長江上游,包括通天河、楚瑪爾河、沱沱河、當曲等廣大流域。”
九龍聽著就暈:“這麼多地方都有長江石,我光名字就記不住,到底哪裡的更好?”
小魚兒不愧是有墨水的人,問不倒,她說:“雖然長江所有水系形成的石頭都是長江石,但長江石的主要產區卻都集中在宜賓到瀘州一帶。
“瀘州往下的許多灘渚均因為三峽大壩的建成而被水淹沒,石頭沉入水底,太可惜了。
“其中,宜賓是長江上游的第一個城市,地處金沙江、岷江交界地,這兩條江從發源地青藏高原開始,便夾帶著大量落石一瀉千里奔騰而下,進入宜賓。
“由於江水湍急,水文條件變化很大,很多礫石無法在宜賓地段沉積下來,有很大一部分被衝到了下游相對水勢更為平穩的瀘州。
“滔滔長江進入枯水季節,長江上游的SC瀘州江邊就會露出一灘灘千奇百怪的長江奇石。”
九龍點點頭:“什麼時候開始有人玩長江石的?玩的人多嗎?”
小魚兒思考許久,才說:“你想考我呀,長江奇石的賞玩收藏曆史算久的了,從文獻記載可以上溯到宋代,在以前,藝術品收藏屬於上層階級的專利,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應有發展,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GX石農到長江上游河灘大量僱人採集奇石,用集裝箱發回GX囤積,才引發了長江兩岸對長江奇石的關注,進而一窩蜂去撿石頭。
九龍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長江石有啥特色?”
小魚兒邊拍邊答,頭也不抬,非常自信:“它主要有五大特點:
“一, 風姿綽約、秀麗可人。
“二, 畫面為主,形式多樣。
“三, 含蓄內斂,內涵豐富。
“四, 自然樸實,趣味高雅。
“五, 資源枯竭,不可再生。
真難為小魚兒了,像背書似的,唸了一段又一段,九龍心裡的謎團逐漸解開,受益匪淺。
“小魚兒,真榮幸能遇上你,謝謝。”
“別這麼說,天下石友是一家。”
小魚兒倒挺謙虛。
“聽說二狗在河灘找到寶了,咱們趕緊去看看。”
一石農在店門前匆匆而過,對後面同伴大喊著,肩扛鋤頭,直往河灘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