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老回答:“你沒有錯,是這世道變了,金錢至上,把傳統都丟了。”
九龍知道侯老話中有話,恭敬問道:“請侯老指教。”
侯老回答:“指教不敢當,小夥子,你如果能回答出我一個問題,我便把‘三字訣’教你。”
九龍知道有希望了,來了精神,仔細傾聽。
“賞石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侯老一字一句地說出。
這怎麼像繞口令?山就是山,山還會變成水不成?九龍一時想不明白,只好認輸。
侯老微笑以對:“小夥子,不要緊,你哪一天明白了,告訴我,我到時候一樣會教你。”
九龍表示感謝,看來要學的東西太多了,等哪天悟出來,再找侯老吧,見時間不早,九龍告辭。
回到家,臘實第一個衝進來:“逍遙子,我喜歡你!”那樣子陰陽怪氣的。
“別鬧,那女孩我根本不認識。”九龍聽出弦外之音,是指電視直播中的那位女孩。
“九龍,你現在成石界名人了,我頂禮膜拜呀,給我籤個名唄。”臘實繼續開玩笑。
“你沒看我倒數第二嗎?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九龍一臉嚴肅的樣子。
“是呀,二十方精品之倒數第二,這好事,怎麼就輪不到我?”臘實才不吃九龍這套。
二人隨即大笑,九龍被臘實一逗,別提有多開心了。
九龍很享受這種被讚美的感覺,回來幾天,不是哼歌,就是到臘實石館閒聊,如果碰到有石友豎大拇指,那種感覺,別提有多爽,彷彿一瞬間,開啟了石界的寶藏,唯一發愁的,就是家裡房子太小,這些寶藏,怎麼裝得下。
當然,他也沒把侯老交待的事忘了。
他上網查詢,真發現了人生三重境界的含義,書上是這樣敘述的:
人生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新鮮,對一切事物都用一種純真的眼光來看待,萬事萬物在人們的眼裡都還原成本原。
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對許多事情都懵懵懂懂,卻固執的相信所見到的就是最真實的,相信世界就是按設定的規則不斷運轉,並對這些規則有種信徒般的崇拜,最終在現實裡處處碰壁,從而對現實與世界產生了懷疑。
這第一重境界,很好理解,九龍一下就懂了。
山當然是山。
水也不能看成漿糊吧。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面具後,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並一定是真實,一切如霧裡看花,似真似幻,似真似假。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使自己在現實中迷失方向,隨之而來的迷惑、彷徨、痛苦與掙扎,有的人就此沉淪在迷失的世界裡,人們開始用心的去體會這個世界,對一切多了份理性與思考,山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山,水也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水。
確實,真要做生意,感覺很多潛規則,生意場上勾心鬥角,比比皆是,難怪有些人看什麼事都不順眼,看什麼人都不放心,疑神疑鬼,否定一切,這也就是看山不是山了。
九龍這樣一想,頗為得意,自己的悟性還是不錯的。
人生第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返璞歸真,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種境界。
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地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的是什麼,這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裡,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需精心去處世”,這才是真正的做人。
達第三重境界,九龍仔細琢磨,竟然理解不了,人生奮鬥,不就是為了光宗耀祖、揚名立萬、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嗎?不然人活著還有何意義?一下塵歸塵、土歸土的,太悲觀、太厭世了吧。
對這一句,九龍實在想不透,也許,這需要閱歷。
九龍有些不淡定了,連這都理解不了,還怎麼去見侯老?而且,賞石三重境界和人生三重境界,說不定又有所不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