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天珠嗎?怎麼和平時見到的不一樣,好像隕石製成的?
天珠,又稱“天眼珠”,主要產地在西藏、藏東、不丹、錫金、拉答等喜馬拉雅山地區和古絲綢之路通古印度信仰佛教的地域,是一種稀有寶石。
早先是先用天降石(隕石)加工而成,後來在青藏高原一帶主要用九眼石頁岩來加工天珠,含有玉質及瑪瑙成份,為藏密七寶之一,史書記載為“九眼石天珠”。
天珠的藏語發音為“思怡”,為美好、威德、財富之意,而梵文是以“昧自尬”稱呼天珠。
西藏九眼石頁岩五眼天珠,天者圓也,如來智慧德相,形同上天部(金剛界)的符號。
地者方也,眾生之根基,形同大地之母(胎藏界)的符號。
“方圓”即是宇宙(上下四方•週而復始),也就是佛教密宗的壇城。
即是說,築方圓的佛壇,並以圖騰意念的方式,來表現宇宙的景觀和諸佛菩薩的境界!視為(果位)之義。
同時,隨著受教者的祈同而經現,謂之為“授證”!即“皈依”之意。天珠的圖案造形,則是沿襲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護摩法,而附與密宗“五輪法界塔”的象徵意義。
一眼加萬字形天珠。
由此觀之,此與道家“陰陽五行”之說相通互融,為天地萬物一切的根本。
僅就科學的觀點而言:如同IC電路面板,勢必要透過圖案造形的程式設計,作為傳達訊息的媒介,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功能。
同樣的原理,天珠本身的圖騰意念,就是一套方程式!也就是宇宙能量磁場的符號。
天珠是藏民心中至高無上的信物,上面按影象眼的多少來區分其珍貴程度,如果達到九眼,便叫九眼石,那便是相當珍貴的了。
最絕的是,這位隕友的天珠就是天降隕石製作的,這可是極為少見了。
何鋼忙問對方是在哪裡請來的。
為什麼叫請,不叫買,這是佛理,表示尊重之意。
對方笑笑,告訴何鋼,他是在羅布泊碰到了一位藏民,好說呆說,對方才肯轉讓。
而且看得出來,對方也許家庭有什麼變故,才肯轉讓,否則,再多錢也請不到。
何鋼再問對方在哪可以碰到藏民,對方笑笑:“這是機緣,可遇不可求的。”
說完轉身就走,繼續撿他的隕石去了。
何鋼此時滿腦子都是天珠,他本身就信佛,擁有一串原汁原味的天降石天珠,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因此他哪還有心思去撿隕石。反正隕石也撿的差不多了,他便鼓動九龍去羅布泊走走。
羅布泊?在九龍的印象中,這是個神秘的地方,不旦神秘,而且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