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仔細端詳,這石頭看似粗糙,卻有似金絲一樣的線條,勾勒出很美的圖案,而且看這個些圖案,簡潔明瞭,清新脫俗,便問滿天飛,它來自何處。
滿天飛介紹,潦河石來源於贛中西北部的潦河,發源於九嶺山脈。
這潦河全長几百公里,貫串於奉新、靖安、安義等縣,匯九江入鄱陽湖。
潦河迂迴曲折,穿插於山巒疊皺。
起伏跌宕的地形地貌,翹坦鬥壁的懸巖山峪,多少年前是河是海無從考證。
就是這些複雜多變的地質,形成了各種不同成份的岩層,這些岩層自生自裂,經山洪或地殼運動的衝撞,有些岩石滾入河溝山谷。
年復一年,經漫長時間的沖刷洗禮,撞擊或某些金屬元素的浸泡而形成如今豐富多彩的“潦河奇石”。
“潦河石有幾種型別?”
九龍好奇地問道。
滿天飛伶牙俐齒,娓娓道來:“有好幾種,什麼紫金石、潦河紅等等,這些太少了,我就不介紹了,我就說常見的兩大類吧。
第一種,筋紋石。
此石是根據這些筋紋的走向,在石頭上形成的多種圖案或是經河水的洗刷形成的形象,景觀而言,這些筋絡在石頭表面形成流暢清晰的線條,又因脈絡層與巖底層有軟硬之分,在沖洗的同時,自然形成了凹凸現象,加上底色與筋紋之間色澤又存在差異。
所以,色彩的反差,軟硬的凹突,點與線,線與面的自然分佈,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形狀和畫面。
第二種,黃蠟石。
潦河黃蠟石原為石英岩,主要成份為二氧化矽。
其石表面油脂光澤,蠟質感強,有韌性,透明度好,而得到廣大藏石愛好者的鐘愛。
潦河蠟石天生麗質、流光溢彩、色質歸一、細膩滑嫩,絢彩奪目,有金黃與桔黃相間、紅色與白色相間,蛋黃與枇杷黃相間,紫色與白色相間,每種色彩都象徵著富貴與吉祥,寓意著深厚的文化理念與傳統習俗。
“我對潦河筋紋石很感興趣,你說說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九龍眼瞪著一方筋紋石問道。
潦河奇石最主要的特點是內容豐富,自然天成。
潦河筋紋奇石形狀、色彩、畫面都是自然天成,不存半點人工雕飾,飄逸的筋紋線條,變幻無窮的藝術畫面,豐富的色彩,逼真的象形,都乃妙趣天成,真可謂聚天地之靈氣,孕日月之精華。
潦河石品種齊全,已成為自然界中萬事萬物的縮影,透過藏石者配上底座,命以貼切的名稱,賦以了新的生命,活靈活現地就在你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