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吳見九龍這架式,八成是不想買蠟石了,便又介紹起他這裡的一個特產—紅衣花生。
本來連城的花生就很有名,紅衣花生更有名。
一首民謠這樣寫道:“紅房子紅帳子,裡面還住著個紅胖子。”
連城紅衣花生與眾不同,飽滿的果實,薄薄的皮,從裡到外都是粉紅色的,香香甜甜,脆脆嫩嫩,格外惹人喜愛。
湖峰村是連城紅衣花生的主產地。
紅衣花生不同於普通花生,屬小花生型別,顆粒較小,均勻而又飽滿,色澤紅豔、口感清甜,適宜在湖峰村的紫砂岩風化土壤栽培,畝產量可達500多公斤,是一種聞名省內外的傳統的土特產品。
小吳告訴九龍,他家裡也種植了一些,如果需要,可以先嚐嘗再買。
九龍對花生還是情有獨鍾的,有時候和幾個同學相聚,買上一斤花生配酒,可以聊半天。
小吳進一步介紹紅衣花生的幾種吃法,他說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生的曬乾,養胃,對胃很好,
第二種:生花生放茴香、八角、鹽煮熟,曬乾,吃再多也不會上火。
第三種:溼烤,先煮熟再加高溫烤乾,吃得香,但容易上火。
他要了前二種的幾粒嚐嚐,果然口感清甜,便分別買了三十斤。
臘實也不吝嗇,二種各買了二十斤帶走,說是可以送親戚朋友嚐嚐。
倆人這次雖然收穫不多,但瞭解了個大概,還是值得的。
九龍回來後並沒閒著,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小喬談起此次經過。
小喬笑了:“我早就知道會有這結果,玩玉的學問深著呢,我覺得現在還是先玩觀賞蠟石好,先把蠟石整明白,再玩籽料也不遲。”
九龍是個愛較真的人,他既然認定一件事,就會義無反顧地去做,當然,玩觀賞看似簡單,其實沒有文化底蘊還真玩不精,這次去龍陵,吳大發也大字不識幾個,但見得多了,還不是把黃龍玉玩得風生水起?
入夜,他照例上中國奇石網的黃蠟石區,這裡有個置頂貼子,是個叫一品天下的人寫的,叫《圖文解讀黃蠟石(黃龍玉)》
書中講到,黃蠟石由於其二氧化矽的純度、石英體顆粒的大小、表層熔融的情況不同,可分為高檔次的凍蠟,次高檔次的膠蠟,次高檔次的晶蠟,中等檔次的細蠟,低等檔次的粗蠟。
【粗蠟】:粗蠟不透光,也不反光,手感也差,很粗糙,大部分用於園林中。
【細蠟】:細蠟雖不透光,但質地細膩油潤,其反光性較好,常是油光可鑑,表層光滑,平滑,手感甚好,也有賞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