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一群鴿子飛過,發出的聲音劃破長空……。
幾名羽林侍衛開始緊急換班,因為朝會的時間快到了,今天的朝會與以往不同。
未央宮,大臣們早已在殿內等候,他們相互間還說著什麼,交頭接耳聲音還很大,但談論的不是其他,而是對漠南之戰的看法,丞相李蔡領導的文官一組,大將軍衛青武將一組。
文官們都對這一仗非常讚賞,而武將們也感覺這次打了一個非常漂亮的仗,但只有衛青,他始終保持沉默,因為只有他知道漢武大帝其實要的不是這樣的勝利。
“皇上駕到……。”
眾臣跪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武大帝劉徹一身龍袍手拿一塊竹簡快速的從旁邊走上龍椅,速度之快,作風之迅速,折射出這位年輕皇帝幹事的雷厲風行。
“眾愛卿平身!”漢武帝說完就環視了一圈兒殿下的眾臣道:“此次出征匈奴大獲全勝,朕聽聞後倍感興奮,幾夜都沒有睡著覺,朕高興啊!”說完劉徹就帶著一臉笑意站了起來然後看著眾臣問道:“不知道眾位愛卿回去之後有沒有睡著覺啊!”
本次朝會論戰鬥是必不可少的話題,於是丞相李蔡第一個發言了:“老臣以為,此次雖然大敗匈奴伊稚斜單于,但咱們大漢損失也極為慘重,損失戰馬、兵甲、糧草輜重無數,而且臣聽聞很多還是非戰鬥損失,所以,所以雖然勝了但……。”
漢武大帝還是面帶笑容的問道:“還有呢!”
見丞相李蔡發話了,中大夫主父偃又站了出來說道:“皇上,臣以為,不管損不損失,但現在的結果就是咱們贏了,而且送給了匈奴初登大寶的伊稚斜一個大大的見面禮,他永遠都會記住皇上的,所以臣以為損失也是值得的。”
“老臣覺得中大夫說得對,開戰之初皇上就已經決心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也得給匈奴新單于伊稚斜一個教訓,所以丞相所說損失在勝利面前不值一提!”太尉田蚡補充道。
見眾臣都感覺這是一場大大的勝利,漢武大帝又把眼光落到了武將這邊問道:“各位將軍征戰匈奴勞苦功高,最有發言權,你們說說。”說完劉徹還是面帶笑容,但很不自在。
飛將軍李廣站出來拱手稟報:“回皇上,老將覺得此戰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此戰讓匈奴的新單于伊稚斜嚐到了犯漢的後果,而且擒獲匈奴王室成員給了他們致命一擊,伊稚斜殘部基本苟延殘喘,在五年之內匈奴定不敢在犯我大漢山河。”
“對,皇上,此次戰役斬敵數萬,匈奴定不敢再犯我大漢山河!”一位武將補充道。
面對文官武將的看法,漢武大帝突然站了起來,他冷冷的一笑,然後目光落到了衛青的身上問道:“姐夫!你是咱們大漢朝的將軍,此戰的統領,你有何高見?”
這其實在衛青的意料之中,自打回到定襄衛青就一直擔心這件事,回到長安之後更是為這件事睡不著覺,於是站至殿中間道:“回皇上,臣以為此戰是為敗仗!”
“啊!”
眾將頓時都亮瞎了眼睛,這是在給自己挖坑還是怎麼的。
見衛青說到點子上了,漢武大帝一個奸笑看著衛青道:“姐夫到是說說看,為何敗仗?”
衛青道:“此戰之初,皇上意圖殲滅伊稚斜主力,是殲滅,而不是打敗。”
見衛青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這還真給劉徹出了一道難題,這是怒呢還是不怒呢。
看著恭恭敬敬看都不敢看自己一眼的衛大將軍,漢武大帝一笑後看著眾臣道:“看到沒有,看到沒有,不愧是朕的大將軍。”說完漢武帝就坐了下來,然後翻開了竹簡嚴肅的大聲道:“朕剛才說的睡不著覺,其實不是興奮,是擔憂啊。”說完就舉起了竹簡。
說完劉徹掃描了一下臺下的文臣武將後喊道:“主父偃!”
“臣在!”主父偃快速上去接過竹簡,邊走邊翻看的同時,臉色也變得陰沉。
而下面一些剛征戰回來的武將們也感到奇怪。
主父偃攤開竹簡站於龍臺之上大聲朗讀起來:“邊關八百里加急呈皇上並大將軍青,自漢徵閥匈奴大軍內撤當日晚,上谷郡、祁陽郡等地邊境連夜遭到匈奴襲擾,三日一股匈奴騎兵越過長城直撲萬陽城,經清點核實,三千二百人被殺,被搶財物不計其數……。”
讀到這裡主父偃就暫停了,他知道這再讀下去可有點不適合了。
聽聞這一道邊關八百里加急報,眾臣心中有底了,剛才還說勝利的幾個大臣頓時後悔極了,恨不得狠狠的仗自己幾耳光,而武將們也顯得非常尷尬。
見剛才打勝仗的眾大臣都閉上了嘴巴,劉徹突然站起來龍袍一揮大聲吼道:“剛才誰說的送給了匈奴初登大寶的伊稚斜一個大大的見面禮,又是誰說的伊稚斜殘部基本苟延殘喘,在五年之內匈奴定不敢在犯我大漢山河。”說完就氣憤得指著主父偃手裡的竹簡大聲吼道:“看看吧,看看吧,大勝仗,這才幾天的大勝仗呀!三千二百多人被殺!”
見漢武大帝發飆了,參加戰鬥回來的武將們頓時各個大汗淋漓。
見眾大臣和武將都不說話了,漢武大帝咬牙切齒堅定的說道:“自打你們的戰報從邊關傳回來,朕就睡不著覺,朕不知道你們有什麼好高興的,長安令居然還建議朕給你們擺個慶功宴,看看這邊關八百里急報吧,前腳走人家後腳又來啦!”
衛青見漢武大帝火氣越來越大,於是走到中殿跪下道:“是臣無能,未能抓住伊稚斜。”
面對衛青的認錯,劉徹內心也軟了下來,讓衛青站起來後邊往龍椅走去邊說道:“此戰先不說把伊稚斜打得怎麼樣了,虎賁軍的覆滅,趙信的投降,難道各位還高興得起來嗎?”
見皇上說起了趙信,長久不發言的御史大夫張湯突然站出來說道:“皇上,趙信此次出征乃大將軍衛青麾下左將軍,趙信投降,大將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面對御史大夫張湯的諫言,衛青也很無奈:“皇上,臣有罪。”
“你確實有罪!”張湯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衛青後又看了看劉徹繼續說道:“據臣瞭解,大將軍其實早就發現了趙信投降的苗頭,然而一直沒有采取措施,還將蘇建領導的遊擊虎賁軍編入一部,最終導致了虎賁軍的全軍覆滅,使我大漢精銳付之東流。”
朝會越來越不對勁,本來大家想的是一個慶功朝會,結果現在看下去又像是一個追責批鬥的朝會,各位武將們擔心這一仗恐怕要白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