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張松歸來
自從在江夏一敗, 劉備等人一邊要躲避來自曹操一方的追兵,一邊也要小心荊州的降曹勢力,可別被人家抓住當成升職大禮包了, 最後他們一路撤到了益州巴郡。
因為一開始就打著主意要往益州走, 自然不可能不跟益州牧打招呼。
雖然劉璋那邊不是立刻點頭應允,但是從後續的一些回複來看,對方顯然是有意接納的,可不知道為什麼,這份有意接納遲遲不曾落到實處不說, 近來還有些不對勁的苗頭在往外冒。
現在已經發展到不像是要接納他們,倒像是準備用他們去當投靠曹操的探路石的階段了。
這事吧,令人意外又沒有那麼意外。
尤其是在知曉益州遣人前去拜會曹操, 以及荊州有人前往益州遊說益州牧之後,就更是如此了。
在劉備看來,陸離, 他其實真的很會勸人。
而且陸離的那種會勸人, 跟這個時代一般流程上的勸人還不太一樣,他更加擅長另闢蹊徑的同時又總能點到別人最為在意的那個點,用美好的話語裝點利益本身,用足夠的道德松綁修飾他人不願面對的不堪一面。
換句話說, 你跟他談權力,他跟你談情誼, 你跟他說情誼,他又跟你講利益,你跟他說利益了, 他又要勸你做人要有格局……
看起來似乎總是雞同鴨講,可偏偏對方就是能夠講到你的心裡去, 有些話一旦入心了,就會忍不住跟著對方的節奏走,一跟著對方的節奏走了,那事情還能有什麼好說的呢?
根據劉備的觀察與實際情況來看,還真的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不跟著對方的節奏走。
而且人家不僅讓你跟著節奏走,還會給你臺階下,讓你瞬間放下各種道德擔憂、面子束縛,體體面面的就將一些含藏不堪想法的事情給辦完了。
該慶幸對方不是親自去的嗎,不然劉備都懷疑劉璋現在早就不是簡單的態度改變,而是直接荊州與益州兩方聯合包夾他們了。
陸離有他的本事,但劉備也不是無能的人,巴郡主薄就跟他透露了一下成都那邊的訊息。
玄德公,荊州派人過去說你壞話了,你可長點心吧。
劉備長心了,他真的長心了,他立刻就派人前去成都找人幫忙說話了。
別誤會,不是諸葛亮,就算時局艱難,劉備也沒有任何將寶貝隨意亂用的想法。
反正現在就是陸離與劉備各自派出一位能言善辯者跑去找劉璋為自己發聲,而劉璋與益州大多人在等著張松帶著曹操那邊的最新情報回來。
至於去往曹操處的張松在幹什麼,他正在暫時脫離益州別駕從事的位置,單純以一位有能賢才的身份參加曹操專門面向他的招待會。
最後結果嘛,該說什麼好呢,只能說松漂泊半生未遇明主,承蒙司空不棄,願獻益州以作誠意。
曹操:“我得子喬,更重於益州也!”
益州很棒棒,但子喬你是比益州更讓人在意的賢才!
這話說得,讓人聽著更想要將益州給他了,不用推辭,這是司空你應得的。
哪怕這其中帶著政治表演又如何呢,他願意為我費心就已經足夠好了,不然怎麼不見他對別人表演這個。
在陸離與劉備較勁的過程中,曹操安坐鄴城卻取得了最大的成果——一位倒向他的益州核心官員。
算上對方的兄長,如今益州陣營已經有兩位姓曹了。
可惜陸離如今還不知道這個好訊息,他一邊對著益州那邊使勁,一邊要小心防範揚州,還要注意交州的情況,給軍隊提供糧草供給與後勤保障,注意春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與荊州本地的世家豪強保持一個不會讓他們背後捅刀的友好關系……
人如果能夠看得到活,那麼你會擁有幹不完的活,陸離深刻明白並踐行著這個道理。
但是他同樣很明白人如果不會帶團隊,就會幹到累死的道理。
雖然這些事情一件件數起來好似多到看不到頭,但是在找好幫手並且自身也比較熟練的情況下,陸離解決起來也沒有特別困難,就是稍微累了一點而已,而且還是那種有方向的累,而不是那種不知道該怎麼用勁的累,所以就還算可以。
出使曹操的益州代表團很快便踏上了歸程,去的時候經過了荊州,回來的時候也沒有改道。
張松好像還是那個張松,但是陸離明顯感覺到了不一樣。
這份不一樣就不一樣在,去的時候對方還是益州人,回來時已經是曹操的人了呢。
明公,這拉人能力不減當年啊。
又或者應該說,這份能力是越發厲害了才對。
人一無所有的時候,拉人更多要靠展現自身能力,畫出利益大餅,以及不知道合不合對方口味的人格魅力。
但是隨著一個人越走越高,地位與權力本身便已經是最好的能力證明與魅力體現。
美不美、慘不慘都是次要的,強不強才是永恆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