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能贏否
僅以朝廷官位論, 孫權與劉備他們兩人算得上是平起平坐。
但考慮到力量大小,再加上主客之分,孫權坐在上首主位也不能說是有什麼毛病。
雖然一般正確流程的話, 應該是對方謙讓的說聲“請”, 劉備很識趣的拒絕一下,然後孫權再順勢坐上主位,又或者是幹脆上首主位空出來,兩方相對落座。
可很顯然孫權沒有任何走流程的想法,是不知禮數、不拘小節還是藉此宣誓主權呢, 很明顯是後者。
這種事情是沒有辦法說的,畢竟嚴格來講,對方也不算是明碼標價的失禮, 就是少了些許約定俗成的客套環節而已。
一個不大不小的下馬威,就這般非常自然且讓人說不出什麼的出現了。
在雙方你有情、我有意的情況下,再加上如今也沒有多少時間給他們在這裡來回推拉, 雖然該有的下馬威有了, 但是該進行的商討也進行的相對開門見山。
敵人是明確的——曹操。
在敵人明確的情況下,很多事情就簡單多了,無非就是圍繞著如何對付敵人、努力保全自己,以及得到應有利益來進行商討。
首先是對付敵人, 這凡事都愛講究一個師出有名,曹操那邊有天子在, 先天性的就不用為這種事情擔心,孫權這次發兵江夏就有為父報仇的名頭在。
現在殺父仇人死了,即將對上的人變成了曹操, 這個說法就不免要變上一變了。
劉備其實就能很好的拿出這份理由來,畢竟有關對方當年離開許昌的原因, 也有不小的議論。
要不是當時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曹操與袁紹的對決上,怕是要成為當時士人之間最為熱門的話題。
在這方面,劉備自然不介意提供一下師出有名,他們之間更為重要的是合作之後的資源共享,比如說劉備這邊如今最為需要的糧草,以及那個易攻難守真的讓人半點也不想要繼續待下去的駐軍地點。
有關糧草,孫權這邊倒也不是不能提供,但是駐軍地點這種事情就有點敏感了。
不可能將人安排到後方自己的地盤上去,不然好好的合作突然變成將人保護在身後了,這算是哪回事?
不是自己的地盤,別的地盤也沒有辦法讓他們想安置便安置啊,總不能合作的前提還得是幫著對方搶下一塊地盤吧 。
其實就地盤而言,孫權這邊還是更傾向於劉備待在原地的。
畢竟看起來真的好容易就能吞併對方的樣子誒,咳咳,他的意思是,曹操要是想要吞併劉備的話,他這邊立刻就能過去幫忙抵擋,多方便啊。
真可惜曹操不是劉表,不然孫權這個時候想的可能就不是結盟,而是在跟曹操開戰之前先辦了劉備了。
合作共贏,哪裡比得上自己一家大贏特贏。
可惜了。
就地盤問題沒能達成一致的雙方,就糧草方面倒還算和諧,而其實對於劉備等人來說,地不地盤的另當別論,糧草才是重中之重。
畢竟再沒有糧草補充的話,真的就要就地解散了。
地盤不好大家長了腿,能夠跑的,但是糧食沒有,有手也沒有用,現種可來不及。
殺馬吃不了幾天,殺人吃絕對不行,至於攻城劫掠,不說他們這點兵不容易攻城,別管是曹操還是孫權都不可能坐看他們順利攻城的。
所以在曹操銳意進取的時候,能夠遇到劉表這般坐山觀虎鬥絕對不動彈的鄰居,當真是好幸運的一個曹孟德啊。
在他人眼中的天選之子曹孟德在處理好劉備襲營造成的動亂後,立刻還以顏色。
然而因為孫劉雙方結盟進行的相對“痛快”,他對上的並非僅有劉備,還有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