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十不如
自從一句話揭開了守禮的皮囊, 順帶著惹惱了劉表,陸離表現的頗有幾分放飛自我的架勢。
陸離:橫掃束縛,做回自己。
他開口解釋的第一句就沒有放過劉表:“使君很是不必這般惱怒。”
很惱怒但努力掛著我不惱怒表情的劉表:禮貌在哪裡?
他張口欲言, 卻又努力憋了回去, 好似自己此刻但凡說出什麼阻止對方的話語,便是一種玩不起的表現,更進一步的應證了對方所言的“比之不如遠矣”。
但是現在,他們兩人一個做客別人地盤,卻好生有恃無恐, 一個在自己的地盤,卻憋著情緒沒有表現出來,這又是何等的倒反天罡。
陸離好似半點不覺得自己現在正在做什麼很危險的事情, 一副傳道授業的模樣對著劉表道:“昔日眾人多以為袁強曹弱,郭奉孝卻有十勝十敗之論,使君應當也有所耳聞。”
這個劉表確實是聽說過的, 很多時候這種鼓舞自家士氣的內容是不能偷偷摸摸的, 你得讓更多人知道才能發揮作用。
自己人要知道,好堅定信心,敵人也要知道,好打擊他們的信心, 就連外面觀望的人也得知道,好讓他們不隨意認定了贏家便下注。
今天陸離就準備將好友曾經的說法改編一下, 改編成劉表比曹操的“十不如”。
陸離:“如今使君表面看雖然好似也如當年司空那般,實際上卻有十之不如。”
劉表看起來一副請教的模樣,可努力擠出一個不帶怒氣的“哦”字, 就好像已經用光了劉表所有的理智了。
他確實不算是什麼特別虛心納諫的人,更不用說此刻還是別人家的謀士要拉踩自己凸顯自家明公的能耐, 他還能繼續聽下去,那就已經是將巔峰期的容人之量拿出來了。
劉表表演完了最後的有禮,陸離明明是要開口diss劉表,卻站起身拱手一禮,將有禮的表象展現的相當到位。
陸離:“使君繁禮多儀,司空體任自然,此道之不如。
使君於天子蒙難之時受李郭等人任命,司空於帝有困時迎奉天子,此義之不如。
漢治政失於寬,使君如袁本初一般以寬濟寬,故難懾眾人,司空卻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之不如。
使君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於荊州又少有依託,所任唯親戚與本地豪強,荊州才多卻不得用,蓋因眾皆明矣,反觀司空唯才是舉,用人不疑,不分親疏遠近,不看門第高下,此度之不如。
使君有地數千裡,披甲之兵十萬餘,卻多次坐失良機而不動,有謀相予而不用,司空卻得到了計策便立刻執行,且能應變無窮,此謀之不如。
使君單騎入荊州,天下何人不慕,然而如今卻多坐談之行,登門拜訪賢才以求表名聲,而非渴慕賢才,司空卻是用心待人,真誠做事,躬行節儉以表率眾人,待有功之士從不吝嗇,此德之不如。
使君只囿於荊州之地,持守成之心,執著眼前之利而無長遠之見,司空卻見天下之苦,有接濟四海之心,恩有所加,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之不如。
使君大臣相爭,蔡德珪與劉玄德為我親見,司空禦下有道,少有此事,此明之不如。
使君難分是非,常有人雲亦雲之舉,司空功過有辯,各有獎懲,此文之不如。
使君坐於後方施策,紙上談論兵事,少有與軍士共苦之行,司空卻身先士卒,以少克眾,用兵如神,此武之不如。”
陸離總結道:“雖情形看似皆是一強一弱,此時曹劉仿若當年袁曹,可司空始終是司空,使君卻無當年袁本初兵力之盛,也無當年司空之能,如此這般,恐怕難重複司空之勝。”
如果陸離這番話是對著曹操說的,這個時候對方早就笑著過來牽他的手,言稱知己,要跟他秉燭夜談了。
畢竟被自己的謀士兼好友這麼一番誇誇,誰能不開心呢。
可是此刻聽這番話的人是“多有不如”的劉表,人家說得這麼明白了,你兵力沒有袁紹那麼多,能力也沒有曹操那麼出眾,還說什麼官渡之戰,你連當時失敗的袁本初都比不上。
劉表還想要壓一壓怒火,別讓自己看起來好像在破防,然而忍耐似乎已經達到了一個必須要發洩的臨界點,他含怒拍案而起:“自伯安至荊州,表好言相待,禮遇有加,何以今日口出惡語!”
直面劉表的怒發沖冠,陸離卻表現的好似全然不在意。
或許應該將“好似”去掉,對方就是一副沒有多麼在意的模樣,像是篤定了劉表不敢動他分毫。
陸離道:“如何可稱之為惡語,不過忠言逆耳而已,使君何必這般動怒。”
被倒打一耙反問的劉表狠狠閉了閉眼睛,那番關於子嗣的話語好似還在耳邊盤旋,他看似反駁,實際上到底還是聽進去了。
便是為了不爭氣的後代,劉表也不會在此刻憤怒之下將事情做絕,他只冷硬道:“恕難相送。”
陸離眼看著對方已經維持不了體面了,也沒有繼續撩撥,他也沒想到同樣都是姓劉的,劉表臉皮這麼薄,怎麼幾句話就破防了呢?
見識過相當不要臉的劉宏,以及越挫越勇的劉備後,陸離知道劉表跟那倆人不一樣,還特意在估算的時候將對方的防禦力降低了不少,誰能想到還是估算高了。
人家不送,不妨礙陸離說:“使君留步,無需相送。”
劉表:我都沒有往你那邊走,也沒有人想要送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