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故人凋零
鄴城。
野獸瀕死之際最是危險, 因為臨死的反撲會是毫無顧忌的傾盡一切、絕不留情。
而人臨死之前卻是渾渾噩噩又清醒非常,渾噩的身體的生理反應,清醒的則是凝聚了最後智慧的思想與認知。
袁紹人雖然是躺在病榻之上的, 但是他的心還在凝視著自己的地盤。他可以清晰感受到逐漸脫離掌控的權力與人心, 這種失控從官渡戰敗後便開始了,而這場似乎要帶走自己所有生命的疾病,加速了這個過程。
當他躺在床上,感受著以往身著單衣都能夠出汗時絕對不會感知到的透骨寒冷,每一次的呼吸似乎都在撥出生命, 吸入死氣。很突然的,袁紹好像明白了為何先帝臨死之前在繼承人方面表達意見卻又緘默不言。
那個時候支援何進的袁紹恨不得跟著對方一起著急的打轉,生怕最後謀誅宦官不成, 反而讓下一任天子被他們推上位,然後繼續縱容著他們打壓士人。
可現在他意識到,有的時候沉默不僅是因為無法選擇, 而是希望做出兩全其美的保全, 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場弱肉強食鬥爭的開始。
或許還包含著一種,對自己言語無力狼狽的逃避。
盡管在這個外敵虎視眈眈的時刻出現內部鬥爭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但袁紹知道隨著自己手下文武的站隊,這場鬥爭註定很難停下, 而如今的他顯然沒有強行叫停一切的能力了。
看看他這一生吧。
選擇自己又離自己而去的朋友——求而不得的人,滿懷信心攜著巨大優勢而來卻慘敗而歸的結果——沒打贏的戰爭, 遲遲不曾抉擇定下的繼承人——不確定的未來。
或許還有曾經,以為救國卻招來奸賊——為臣者毀掉了自己的國家。
這般看來,他這一生轟轟烈烈的背後是何等的失敗。
袁紹側頭看向一旁的架子, 那裡擺著很多東西,有的是單純的觀賞物, 有的是有價值的特殊物件,還有一些象徵著權力、代表著野心,夾雜著私心的東西。
比如說一枚被摔碎的玉佩,比如說當年孔融持節而來代表天子拜他為大將軍後給出的印綬,比如說當年到達洛陽後他在一個地方停下裝入盒中的一抔土,據說當時袁氏族人便是在那個地方被殺死的。
當然了,還有一些沒有多少意義的東西,比如說來自袁術的服軟求救信。
袁紹有些想笑,可這想法帶來的具體作為卻是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接著就是彷彿被按壓住胸口的艱難喘息。
外面或許有無數耳朵與眼睛在等待著他的死亡,可至少屋內是清靜的,袁紹不喜歡他們看向自己的眼神,不想讓他們見證自己的狼狽,不想聽他們毫無意義、充滿欺騙的安慰之語,更不想要了然他們的另有心意。
但是聽到袁紹的咳嗽後,還是立刻有人過來伺候。
他不喜歡那些,可地位註定了自己不會成為無人問津的存在。
勉強將這一陣不適壓下去之後,袁紹揮退了湊過來伺候的人。
當年先帝病危之時,陸離在宮內侍疾,他當初定然不像如今的他們這般令人討厭,不然先帝那般任性自我的人怎麼可能專門給他留下東西。
如果說劉協是從陸離口中得知了他並非父親安排給他們的後路這一訊息,那麼袁紹就是從何太後的一些反應中看出來的,對方顯然還是瞭解自己的枕邊人的。
而面對這種匪夷所思的真相,作為被先帝禍害過計程車人中的一員,袁紹稍稍驚訝了一下便了然這確實是先帝能夠做出來的事情。
在先帝有所託付的情況下去做是一種知恩圖報,在先帝不曾託付的情況下去做,則是一種更深層次的令人感到安心的特質。
雖然陸離在地方上殺豪強不眨眼,到了洛陽更是外戚宦官得罪了個遍,但袁紹一直認為對方其實還挺好說話的。
可惜,好說話的陸離大多在他們關系不夠熟悉的時候出現,等到他們熟悉了,關繫好了,甚至日後完蛋了,見到的就都是脾氣非常炸裂的陸伯安。
在官渡的時候,袁紹志得意滿之時,想過很多自己打敗曹操之後他們再次見面的場景。
以陸離的性格,他是必然不可能對自己服軟的,而袁紹清楚自己也必然不會對著對方低頭,或許他落到自己手上就跟沮授落到曹操手中是一樣的。
不過現在想這些似乎只會被人稱作失敗者白日做夢的臆想,袁紹輕嘆了一口氣,隱約間像是看到了洛陽的大將軍府,看到討董聯盟的面和心不和,看到了陸離的決然離去,看到了冀州易主,看到官渡那個傲慢的自己……
屋裡是安靜的,屋外似乎也僅剩下風吹過留下的聲音,好像大家都生怕發出聲音觸了重病狀態下袁紹的黴頭。
明明是年節之際,鄴城卻因為自己的原因沒有半分喜慶,寂靜的像是在進行某種舉城投降前的謀劃一般。
在這樣一個所有人彷彿都如履薄冰,又好似都在等著自己死的氛圍下,袁紹時睡時醒的熬過了一個寂靜的新年,在迎春花綻放的時節,他與這個時代的故事徹底結束了。
袁紹透過窗紗看著外面隱隱綽綽的一抹綠色,春耕似乎快要開始了,若是伯安當初選擇了我,這個時候他是會為我而悲痛,還是會擔憂我的死亡會影響春耕呢?
————————————————————
許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