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昔日故人
陸離也懶得去拆穿對方那點幾分真、幾分假的小謊話, 這話也就能用來騙騙他自己了。
陸離將自己的態度明確擺了出來:“離見異思遷,心有所向,言盡於此, 萬望陛下慎行, 免傷己身……勿謂言之不預也。”
劉協憤而拍案,只覺得跟如今的陸離相比,那曹操對自己可當真是好態度:“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卿如今為我大漢衛尉, 不思為君盡忠,為國盡命,何以有此荒謬之言。”
陸離反問道:“陛下自以季氏相比, 還是欲為冉有?”
《論語》中的《季氏將伐顓臾》,劉協都十多歲了,這個早已學過了。
比季氏, 那是無故討伐他人。
比冉有, 則是為這個行為狡辯,不是說這是他人的意思,要麼說未來的禍患。
劉協:“侍中以天子比大夫、家臣,何其放肆!”
明明懷孕將孩子揣在肚子裡的人是董貴人, 劉協如今表現的倒更像是一孕傻三年。
陸離:“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氣大傷身,陛下……”
劉協打斷道:“侍中無需顧左右而言他。”
“今日本無他事,不過假設虛談耳, 侍中答案,朕已知曉, 若無他事,且退下吧。”
昔日洛陽殿上讓自己退下的人在記憶中逐漸模糊,眼前天子眉宇間是遮掩不住的躁動。
劉宏當年受制於外戚時是否也是如此模樣的呢?
陸離拱手離開,腦海中不由閃過先帝臨終前在一片火紅的石榴花下與自己說起過往時,眼角眉梢中得意佔據了大多數。
畢竟他是最終的勝利者,作為贏家自然可以坦然提及曾經的苦難,並為自己的勝利志得意滿。
可換做是劉協呢,他要怎麼贏,他贏了又能怎樣?
除非曹操死了,否則對方真的毫無勝算。而如果曹操真的死了,不說曹操的部將會如何,劉協難道有本事面對袁紹嗎?
袁紹的菜那也是要看跟誰比的,雖然在很多聰明人看來他比不上曹操有明主之象,但比個劉協還是很綽綽有餘的。
如今雙方的對立在外人看來是袁紹對上了曹操+劉協,可就算是這樣,不少人依舊認為袁紹大於兩者相加。
許昌的暗流湧動,未必沒有這份比較結果的原因在作祟。
劉協選擇這樣一個時候,除了有孩子但孩子還沒有誕生外,其實跟即將與袁紹開展的戰役不無關系。
如果自己輸了,曹操顧忌袁紹那邊的情況不會對自己做什麼。
但如果繼續等下去,等到贏了袁紹,曹操威望大漲,自己豈不是更加完蛋嗎?
雖然抱著的好像是一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的心態,但就看這個時間選擇,隱約透露出來的卻是對曹操的充滿信心。
在許多更傾向於袁紹勝的人裡面,劉協是站曹操的。
這事吧,他就很難評。
當然了,也不排除是陸離高看了劉協,對方壓根沒有想到這一層面。
可如果是這樣,事情都沒有想明白就開始幹,豈不是更加完蛋。
等到陸離下職,思緒都已經發散到袁紹打敗劉協之後會怎麼做上了。
還是石錘的一聲“郎君”,將他從越跑越遠、越走越偏的想象中拉回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