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論文已經完成了,你看看。”
托馬索找到蘇小木,道。
蘇小木也不知道為什麼托馬索教授總有時間,他也不敢問。
這點小事情,隨便讓誰來都行的。
反正蘇小木就是這麼認為的。
蘇小木接過論文的列印稿件:“好的,我看完後告訴你。”
“如果沒問題,論文將投刊到數個有影響力的期刊,其中會包括Nature總刊。”托馬索簡單說了兩句。
蘇小木點點頭。
認真翻看經由實驗室博士成員整理的論文原稿。
純英文的論文,對蘇小木來說並沒有閱讀難度,涉及到專業的名詞更是不在話下。
說起來蘇小木更多的是對計算科學領域的專業名詞更加了解。
數十分鐘後,蘇小木看完了論文的全部內容……
給他的感覺很簡單,他是整理不出來這麼多東西的,雖然裡面的東西他都懂。
將Victor這個實驗裡面關於智慧屬性的部分闡述得非常明白,成果也展示得明明白白。
蘇小木雖然不太懂各種期刊的收錄標準,但就他個人而言,透過率應該會比較高。
之後,論文透過麻省理工學院CSAIL的渠道對外投遞。
至於為什麼這麼樣,純粹是為了能夠儘快被審稿,雖然不至於增加透過率,但會減少排隊等候的時間。
對於這一切的發生,蘇小木屬於半知情不知情的狀態。
“……嘗試合併所有演算法分支,進行模擬推演運算。”
剛好這個時候,蘇小木正在主持演算法的最後一步——模擬運算。
這是蘇小木的個人習慣。
當然很多人也有同樣的習慣。
結果出來得很快,不同的專案運算返回的結果不一樣,並不能給出完全沒有任何異議的結果。
是根據不同的引數參考標準進行一個匯總,最終確定是否可以進行下一步。
“蘇,經過匯總,比例達到百分之九十二,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程式設計了!”有專人總結資料並彙報。
還是個博士。
蘇小木略作沉吟,道:“可以,根據之前的分組,進行程式設計。”
具體的事項有人來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