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刻後,眾人逐漸回神。
有個蘇小木不知道名字的大佬當先開口,輕咳了兩聲,“咳咳~”
“小木總,咱們木數的儲存有沒有計劃往雲端儲存的方向發展?”
這個大佬一看就沒仔細聽課!
人家實驗管家可是兢兢業業,有條不紊,細緻入微。
對儲存作業系統的每一樣細節都描述的非常清晰。
除了莫得感情以外,完全完美!
當然,木數的儲存是全方位支援所有場景的,包括雲端儲存。
所謂的雲端儲存,無非就是適用場景與傳統的儲存不太一樣罷了。
對蘇小木來說,完全算不上有什麼難度。
蘇小木禮貌的、平靜的、簡單的回答。
“木數儲存支援雲端儲存。”
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其實這個大佬只是想委婉的挑起個話題。
沒想到剛好挑到了不太合適的話題。
“咳咳……”
咳嗽聲此起彼伏。
“木數的儲存各項效能指標看起來非常優秀,不知道後續的主要運營計劃是什麼?”又有一個蘇小木不知道名字的大佬開口。
這一次蘇小木沒有主動回答。
具體到運營層面的事情,蘇荷比蘇小木要更加拿手。
“我們木數在產品上的定義比較習慣自主定製的形式,會根據不同的需求定製不同型別的儲存,會有全系列的產品線。”
蘇荷同樣簡短的回答道。
這是事實。
同樣,這個大佬聽課也不仔細。
實驗管家說的十九個測試環境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應用場景組合。
包括全快閃記憶體、雲端儲存、高速FC高階儲存、IB網路儲存、……
等等等等。
不管是NAS還是各種網路模式的SAN組網,都有涉獵。
雲端儲存的測試環境給最高加到了5PB的儲存空間,當然,使用的是低成本高容量低轉速的6TB硬碟。
老實說,蘇小木都覺得木數這麼小的公司,在測試上太捨得花成本了。
雖然不像某些中華有為的國產大佬,光是儲存相關的產品測試就投入了兩棟樓。
但木數還是在有限的環境內做了最大可能的測試。
第二個用來挑起的話題完全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反而讓場面更加尷尬了起來。
看起來,這些大佬一個個的都沒用心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