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雙眼睛曾看到未來,也曾看到過去,我的意識歷經微末,也歷經宏偉,我曾親歷奈米世界,我,悟了!”
蘇小木目光格外深邃的看向窗外,珠江彷彿近在眼底。
末了,蘇小木收回目光看向眼前的熠熠的系統彈幕,聲音低沉有力,後槽牙緊咬。
“小垃圾,你等著吧!”
雖然蘇小木在看到‘與①’的時候,就知道小垃圾可能會比較騷皮。
然而,實在沒想到竟會騷皮至此。
開篇良好,從EMMC這種標準規格的誕生之初一行一行不疾不徐的闡述快閃記憶體的標準規格。
老實說,蘇小木其實有點開心。
從大學選修專業開始,蘇小木逐漸向一個IT民工靠攏,由於專業不需要學習硬體或者說積體電路設計,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硬體的內在世界。
頂多就是敲過鍵盤啥的,這也不算是懂硬體。
所以,當火苗完全的寬衣解帶展現出來的是指甲蓋大小的快閃記憶體內部世界時,蘇小木滿懷期待。
然後……
就翻了車。
大概有很多男孩子從朦朦朧朧的懵懂時期就會一種祖傳的技藝,名為挊。
很有可能在某個年少輕狂的時間段,一不小心大家就比時長,越短越優秀,比如3秒男忘。
這朵格外騷皮的小火苗可能深得比賽精髓,簡直就比3秒還要短。
過程是這樣的,開始,預備,結束,連衝鋒都沒有!
比這更難受的是——
在結束的前1納秒的時間裡,火苗噗呲一下熄滅了。
也就是說,這個常用記憶體讀寫速度的單位,光在真空中都只能傳播30厘米,個人電腦處理器只能執行0.5道諸如兩數相加的指令的時間單位裡。
火苗熄滅。
等同於,挊到最後,發起結束的前一納秒,有人捏住大腿根兒下的酒囊飯袋,掐住了數以億計的蛋白質的脖子。
望洋興嘆。
沒錯,這份所謂的‘與①’其實是等同於UFS與EMMC的第1份知識資料的火苗;
在向蘇小木展示了‘聖光糊住都可能會404’的內心深處,在他看到另一片璀璨的世界時,選擇了自我熄滅。
而且是斷在了兩片不一樣的世界的門口。
EMMC標準規格下,資料在快閃記憶體電路世界的互動方式是單向這一點蘇小木是聽說過的,但像是變成了資料一樣去體驗這種互動模式;
說到底,還是蠻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