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侯,那何為華夏之民?”
一個代表站起來問道。
“教化!”
楊慶說道:“尊昊天上帝教化者皆華夏之民!華夏非地域名詞,乃共同信仰凝聚之族名,炎黃之後為華夏之源推行昊天上帝之教化於人間。然華夏之民非獨炎黃之後,有四夷尊其教化,依其禮儀,習其文字語言,服其統治者皆華夏之民。”
“那不遵者呢?”
那代表繼續問道。
“那就不是了!”
楊慶很乾脆地回答。
“若炎黃之後有不尊昊天上帝者呢?”
那代表繼續問道。
這個問題那就很敏感了。
“自甘墮落者當然也沒有資格繼續稱炎黃之後,不過我們歡迎他們迴歸正途。”
楊慶說道。
那些代表們立刻一片鼓掌聲。
“那這就是忠勇侯推行教管司的依據?”
那代表不依不饒地問道。
教管司已經正式成立,在過去的一年裡肯定沒有人戰勝忠勇侯,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履行承諾。新成立的教管司不屬於六部,而是直接隸屬錦衣衛,天下所有寺廟皆由錦衣衛派駐監寺進行監督。理論上這些不列入民籍的無權擁有任何固定資產,包括原有的土地和房產全部沒收,納入皇莊體系管理,不過房屋可以賜居,但他們沒有所有權。實際上也不僅僅是他們這些,新的人口普查後,所有民籍的全部重新登記造冊,包括奴僕和過去的賤籍統統歸入民籍,而不屬於民籍的也就無權擁有固定資產。
不是民當然就無權有固定資產。
不論是這些出家人,還是外國到大明居住做生意的,統統都無權擁有大明境內的任何固定資產。
土地,房屋都如此。
至於衣食可以自己租種皇田,但租重一些,畢竟皇莊是要服兵役,他們不服兵役就得多交租。而別人的佈施可以,不過得交稅,佈施被定義為商業行為,信徒向受信者買護佑,這是一種商業行為必須交稅,目前稅率暫定為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說百分之八十必須得交給稅務司。
監寺不負責收稅。
監寺只負責監督其是否遵守清規戒律,有不遵者可杖責,至於犯刑率者移交官府法辦。
至於道觀……
那個不在這個範圍。
因為道士也在民籍,既然昊天上帝為尊,大明全民信奉昊天上帝,那道士被定義為研究昊天上帝教化的學者,他們不算出家人,他們依然在民籍的範圍。當然,在民籍他們就同樣也得交稅,無論他們自己的田產還是經營商業都必須交稅,比如張天師一家就必須得交稅,不過邀請他們主持什麼儀式這個可以免稅。
很顯然這位代表是因此來找茬的。
“那麼閣下是否尊昊天上帝呢?”
楊慶問道。
後者有些猶豫。
楊慶看他的眼神明顯不懷好意。
“不尊!”
但他依然很勇敢地說道。
“那麼諸位代表,你們是否尊昊天上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