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侯兄,必須另想辦法了,以此賊所為,咱們就是迎回聖上,恐怕也阻擋不了他篡位!”
張國維恨恨地說。
“有何辦法?”
徐石麒說道。
“借兵以備不測!”
張國維說道。
“建奴?”
袁繼鹹有些不滿地說。
“建奴咱們是不能借的,軍隊皆在楊慶掌握,咱們也不能指望,但別忘了還有張獻忠,若張獻忠出川順流直下,而那黃得功終究還是有幾分忠義之心的,可以大義曉之,再加上襄陽的金聲桓,上游可借之兵五十萬,建奴在北,桂王在南牽制,上游各軍順流直下南京。”
張國維說道。
“那張獻忠會聽命嗎?”
徐石麒說道。
“大不了事成之後以雲貴賞之,以張獻忠在四川所為觀之,此人倒是與楊慶李自成之流不同,他在四川善待士紳尊聖賢教化,並非窮兇極惡之人,他無非就是想做明玉珍而已,給他就是了,更何況楊慶能給他的,咱們可以給的更多。”
張國維說道。
“再說,除了他還有何兵可借?”
他緊接著說道。
其實他想說除了張獻忠這個對楊慶不熟悉的,其他還有誰敢接這活?也就是張獻忠對明軍現在的戰鬥力還沒直接感受,其他就連桂王在經過上次的事情後都已經不敢再出韶關,事實上哪怕多爾袞這時候努力追求的,也僅僅是能夠在北方自保而已,只有張獻忠的軍隊還沒和楊慶整編後的明軍打過。
“那何人去四川?”
徐石麒說道。
就在這時候,兵部侍郎呂大器走了進來。
“這不是有個四川人嗎?”
張國維說道。
他說完才發現呂大器臉色不對。
“東川老弟,出了何事?”
張國維疑惑地說。
呂大器臉色陰沉,把一摞報紙直接扔到他面前。
“玉笥兄,這是誰讓他們乾的?”
呂大器質問道。
張國維一臉茫然地開啟報紙,剛看了一眼臉色就變了。
“他們跟著添什麼亂!”
他緊接著怒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