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現在缺錢嗎?我記得夏稅收過之後,今年甚至有結餘了。”
楊慶說道。
大明朝的稅收終於超過支出了。
按照剛剛完成的夏稅推算,全年稅收肯定超過支出,不得不說一個士紳一體當差納糧,瞬間讓大明財政完成逆轉。這還只是把南直隸的隱田清查完成是情況下,接著更大規模的隱田清查還在和官田清查同時進行,預計再有兩年目前大明朝廷控制區的這項工作全部完成。那時候照楊慶估計稅收還得翻翻,不得不說大明朝歷代皇帝……
呃,楊慶無權鄙視他們。
畢竟他是開掛的,換大明朝歷代皇帝的話,這時候落水的就不知道得多少個了,哪怕他這個開掛的也導致了南邊多出個朝廷,北邊的寧可歡迎異族統治,四川的快快樂樂投入流寇懷抱,而他天天在南京和一幫文臣士子鬥爭。
收士紳稅可以徹底解決財政。
這一點估計大明曆代皇帝都很清楚。
但他們不敢啊!
他們也怕落水啊!
大明朝到現在為止,一共十九個皇帝已經落水三個了,還有一個吃紅丸的,至於燒死的就不用說了,皇帝也不是好當的,這死因詭異的比例都超過四分之一了。
“但那是沒打仗。”
張國維說道。
的確,這一年幾乎沒打仗,除了朝鮮和贛南那點不值一提的仗,其他所有戰線全維持停戰,雖然新軍整編花錢也很多,但打仗和不打仗花錢那不是一個等級。
“但朝廷的稅收也在繼續增加。”
楊慶說道。
張國維無言以對。
他其實知道這些佐貳官全部配齊並形成制度,其實花不了多少錢。
“這些官職很多都是八品,九品,難道堂堂進士都去當這些芝麻官?進士的尊嚴何在?”
徐石麒冷笑道。
“虞求公,您這話我就不敢苟同了,那進士難道比別人高貴?進士是讀書人難道舉人秀才就不是讀書人?舉人可以當佐貳官,那進士就當不得佐貳官?我看如今派下去先鍛鍊的那些進士也沒見比舉人做得更好,要不然我讓報社把咱倆的話都登出來,讓全天下讀書人都評評理?”
楊慶說道。
“我沒這個意思!”
徐石麒急忙說道。
這要是登出去,他還不得被那些舉人秀才們噴死啊!
“既然咱們都各執己見,那不如換一種辦法,這科舉事關天下人,那就像當初咱們推舉公主監國時候一樣讓天下人決定,咱們再搞一個四民大會。這次有充足時間,咱們把四民大會的範圍擴大,由錦衣衛派員去各地進行抽籤,每縣四民各挑一個,最後齊聚南京對此事進行裁定,朝廷負責他們的來回費用及食宿,每人額外發一份補貼。如果四民大會同意我的科舉改革方案,那麼咱們就這麼幹,如果四民大會不同意,那麼我也沒什麼話可說。”
楊慶說道。
“忠勇侯這個提議倒是不錯。”
水太涼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