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的確令人頭疼,燒崇禎祖墳滅楚王,蜀王滿門,這一樁樁罪行毫不遜色於李自成啊!封李自成為王那是形勢所迫,可張獻忠這邊沒形勢所迫,要是主動招降豈不是笑話?崇禎的顏面何存?至於官員反對倒不在乎,那些官員都應該知道李自成拿下四川意味著什麼,只要崇禎願意丟這個人他們是不會在乎的。
“若是張獻忠請降呢?”
楊慶說道。
“但他又怎會請降?”
老王說道。
“這個不難,派個人先到他那裡講明利害關係,他應該會做出正確選擇的,畢竟以他的實力無法抵抗李自成的全力進攻。”
楊慶說道。
“陛下,奴婢以為倒是不妨一試。”
老王說道。
崇禎微微一點頭。
試試就試試,反正試試又沒虧吃,如果張獻忠真能主動歸降,那麼皇帝陛下自然寬宏大量,對這種洗心革面的迷途羔羊還是可以網開一面,雖說蜀王有點太狠,但如果張獻忠能表現得恭順一點,比如說承諾以後願意為朝廷作戰之類。
那也不是不可以。
重要的是這真得是完美解決目前局面的辦法。
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至於說以後張獻忠做大,這個不在崇禎考慮範圍,他再發展也不可能發展到李自成的地步,只要以後能打敗李自成,張獻忠在四川那一隅之地,不過是盤菜而已,就像楊慶說的,四川那地方最多也就出軍閥,沒有以四川為根基還能爭雄天下的,張獻忠的發展前途和李自成不是一個級別。
“那派何人去呢?”
老王說道。
“陛下,臣倒是有一個人選。”
楊慶突然想起顧炎武來。
“何人?”
崇禎說道。
“國子監監生顧絳,此前因伏闕之事,臣與他相識,閒談之下此人倒是頗有一番才能,而且學識淵博,不如把此事交給他,他的崑山顧氏,與禮部尚書顧錫疇同宗。”
楊慶說道。
“你是想……”
崇禎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件事需要大臣們的支援,但崇禎還是不能明說,如果讓顧炎武來做這個密使,就等於顧錫疇知道,也就等於朝中其他大臣知道了,當然,不可能是崇禎讓顧炎武去,只能是他什麼都不知道,楊慶找顧炎武的,大臣們心知肚明就行,而那些大臣們肯定會促成此事,對於他們來說招降張獻忠讓他擋住李自成,那麼就不用擔心李自成效法忽必烈了,這樣一個免費打手無疑是很划算的。
那麼只要顧炎武談妥,張獻忠的使者一到,這邊就完全順理成章了。
“此事就交給你了!”
崇禎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
此事就這樣決定,楊慶隨即告退離開皇宮,回到狼穴後他得到了一個有些意外的訊息,黃澍跑了,這傢伙很有自知之明,在上奏摺彈劾他之後立刻就找個藉口離開南京,據說是跑去武昌了,他之前是都察院巡按湖廣監察御史,和左良玉關係密切,跑到左良玉的地盤很顯然就不用擔心楊慶的打擊報復了。
當然,這也沒什麼用。
楊慶才不信左良玉會為保護他這樣一個芝麻官和錦衣衛做對,就是逃到武昌也得抓,緊接著楊慶就安排了一隊錦衣衛去武昌抓黃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