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內宮出來的當天,魏忠賢就帶著魏府的人出了這個他待了大半生的北京城。
見著魏府的車隊,城裡的百姓躲得遠遠的。畢竟那帶著刀的黑衣人一看就不是好惹的。沒人想去觸那個黴頭。
而且也沒有人在這個時候謾罵魏忠賢。當然,怕死應該是最大的原因。
在馬車上看著自己背後那個愈發渺小的、掛著積雪的北京城,魏忠賢心中只道一聲:大明永昌。
他知道,他這一生,與大明,再沒了交集!
當然,得出了除了當夜就從北京城出去跟在他後面的那批人。
如魏忠賢所料想的那般,朱由檢並不打算就這麼放過魏忠賢。不過要在京城對付魏忠賢顯然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從這幾年來看,京城倒不似朱家似魏家。
所以只有將魏忠賢給從北京給弄出去,他才能徹底放心的對魏忠賢出手。而也只有將魏忠賢這棵大樹推到之後,他才能將樹上的猢猻給全部剷除。
用這種辦法實在是帝王心術的最拙劣的表現。但是朱由檢沒辦法。且再者說了,拙劣的是表面,真正深刻的只有魏忠賢和雨疇芳這種久跟著皇帝的人能明白。
至於朱由檢為什麼要鐵了心的殺掉魏忠賢,並將整個閹黨一鍋端?無非是想在朝堂樹立威信並且將所有的權力都緊緊抓在自己的手上。然後他以一個明君的形象面向整個大明,讓所有的百姓擁戴他。因為,他是一個勤勉愛民、懲惡揚善的好皇帝。
不可否認的是,朱由檢確實是以個好皇帝。如果他是朱棣的兒子或者是朱允炆的話,大明肯定會向更加昌盛、明政的方向走去。但是好皇帝不等於就是一個能皇帝。
大明這輛馬車的車軲轆什麼的早就壞了,更重要的是它三分之二的車身已經傾向了懸崖。朱由檢沒木頭能修,更沒力氣能拉。
就如他始終不明白,真正讓百姓能擁護自己的不是什麼他要將所有的百姓口中的不好都剷除,而是要讓百姓吃飽飯才行。
這一點,他做不到。但是,魏忠賢做得到。
朱由檢嚴格意義上來說可以當一個清如水、廉如鏡的好官,或者是盛世的皇帝。而其他的位置,他做不好。
……
話說另一邊,當魏忠賢的車隊出京還沒半個時辰的時間,早在北京城候著的朱寬厚就暗中跟了去。
朱寬厚是十月來的北京城。至於為什麼要來北京城,當然是要看看魏忠賢會不會失勢。而就目前來看,他來對了。
本來沐濤也準備來的,但是朱寬厚說什麼也不讓他跟來。畢竟魏忠賢的實力實在是太強了。再加上那些被他豢養著的殺手,朱寬厚怎麼也不會讓沐濤跟著他一起來。
這是一趟有來無回的復仇,甚至是看不見任何成功的希望。但是朱寬厚必須得去,因為他一生的摯愛就死在了魏忠賢的手裡。
所以無論前方會有什麼危險,他都不會停下。他只要殺了魏忠賢,他只要魏忠賢死。即使用他用不超生,即使用他下十八層地獄。他也毫無怨言。
對素依依有多愛,他就對魏忠賢有多恨。可以說,他已經恨魏忠賢到了骨子裡。
……
隨著魏忠賢一路南下,雪並沒有怎麼小,反而是有些大了。畢竟是冬月,再加上連北直隸都還沒出,倒是也不意外。
一路跟著的朱寬厚本來是準備在魏忠賢他們出了順天府就對魏忠賢出手。但是那夜他還沒來得及出手就看見了一路尾隨著魏忠賢的十數位黑衣人的身形。只是一見著,朱寬厚心驚的同時不由也有了打算。
一路尾隨魏忠賢的這十數人實力很強,朱寬厚估計,這些人的實力應該都在子之上。最重要的是他們還都帶著勁駑和火銃。見著這陣勢,朱寬厚自是等他們與魏忠賢手下那些人交上手了再說。
……
朱寬厚跟魏忠賢等人最近,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實力。至於那十數人,在跟了幾天之後明顯引起了魏忠賢的注意。當魏忠賢一行到了阜城之時,兩方已是明顯知道對方的存在了。
……
冬月初五,阜城驛站,夜。小雪,微風,殘月。馬嘶鳴,風吹樹林。
朱由校躲在一棵大樹上,他提著鏽劍,也不急著動。跟了這幾天之後,他估計今夜兩方人馬怎麼也憋不住了。
等到戌時末亥時初的時候,隨著一道道弩箭射向驛站,跟了一路的朱由檢派來的人終於忍不住了。不過才一動手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就立馬用上用上火銃。
這些人的實力並不弱。雖然魏忠賢現在手下豢養的高手很多,但是比之他們卻還差了些。再加上弩箭在手,也不過時間的問題。而他們之所以帶著火銃,那全是因為忌憚魏忠賢的實力。擺明了說,這火銃是用來對付魏忠賢的。
所以,自是不能將火點子都浪費在眼前這些人的身上。
不過隨著第一支箭矢射來的時候,魏忠賢手下的這些個高手護住驛站的同時直接就對這些人出了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魏忠賢就是他的金主,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能讓魏忠賢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