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寰和書開成是連夜就出了發。回西安府的路上自然是一馬平川,沒有任何的危險。
不過即使如此,等楊寰二人趕到西安府已是十天之後的事了。
……
天啟四年二月初十,西安府,天下樓。
自從宋遠朝帶著負傷的宋黔回來之後。為保證安全,朱姝等人盡皆進了天下樓。
夜裡,朱姝召集眾人商議對策。堂內在座的,除了一直跟著朱姝的這些個人,還有西安府天下樓樓主胡道原、武當派掌門人許由寧、以及千里迢迢趕來的陳山。
陳山是朱曉凡唯一的一個弟子。乃是他當年和上官霞途徑遠城村時收下的一個徒弟。
這陳山本是一個山村弟子,但是因為朱曉凡和上官霞的原因,他方才接觸到一個他從未想象過的世界。所以他對朱曉凡一直很崇拜。即使是他自己用的武器,也是跟朱曉凡之前的武器一樣。不過相對於朱曉凡的鏽劍而言,陳山鏽劍上的鏽文可謂是相當好看。
此時他的左手拿著一塊三寸來長,一寸直徑的木頭。右手拿著一柄刻刀。正專心致志的坐在那裡雕刻東西。
對於雕刻,陳山一直很上心。因為這是他走出大山之後接觸到的第一樣讓他覺得新奇的東西。
在遠城村長大的陳山從來沒覺得那些木頭、竹子、果子核能變成各種的樣子,甚至是衍生萬物。在遠城村,木頭是拿來修房子或者燒火做飯的,竹子是用來編柵欄或者揹簍的,至於果子核,則是毫無用處。
但是,當陳山第一次見著木頭之類的東西能在那些木匠手中變成各種各樣東西時,陳山竟是有一種豁然受教的感覺。而且在第一次接觸到雕刻之後,他就徹底愛上了雕刻。且這絕對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實打實的熱愛。
為了學習雕刻,陳山這些年不知道拜了多少師父。無論那些人是什麼身份,只要他們手上有一門獨特的雕刻手法,陳山那是絕對會拜師到底,並且還要將他的那雕刻手法學到手。
陳山的實力很強,為俠濟貧的他更是不缺銀子。但是這麼多年學習根雕刻的過程中,他從來沒有漏出過實力,就更別說用金銀為誘了。因為那些手段在陳山看來實在是玷汙了雕刻這門神聖的、化腐朽為神奇的手藝。
這麼些年裡,在陳山拜的每一個木雕師父裡沒有一個不是心甘情願將自己獨門手法傳給陳山的。因為陳山有時候為了能學到一種頂尖的雕刻手法,竟是願意等上數年。由此可見一斑。
而在這麼多年不斷拜師學藝的過程中,陳山手中的刻刀早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了。且陳山還在這麼多年的學藝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心愈發沉澱了下來,劍法也隨之不斷提升了。對於此,陳山雖然有些意外,但是卻並不吃驚。
在接到朱曉凡來信的時候,陳山正好拜辭別了自己的師兄江載封回到遠城村。江載封和他早年一起拜師當時的根雕名家江春波,現在的江載封早已是大明首屈一指的根雕大師。而看著朱曉凡書信的內容之後,陳山自是不會拒絕。再者說了,他也正打算去西安府拜正西安遊歷的木雕家王叔遠為師。
這王叔遠歲數比陳山還要小几歲,但是在木雕這一方面,其之水平卻遠在陳山之上。更何況此人還擅長精雕。據說他在數年前就能以一核桃雕刻出了數人遊湖的畫卷。對於此,陳山怎麼會錯過呢?所以陳山在正月末趕到這西安府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朱姝利用天下樓之便替他尋找王叔遠。而第二件事就是帶著東西去拜王叔遠為師。
對於自己師兄這一愛好,朱姝早就習慣了。而王叔遠呢?卻是全然沒想到竟然會有人在西安府找到他,並且還要拜他為師。
本來王叔遠還以為這是陳山故意尋他樂子,但是陳山卻是真心實意的想拜他為師。王叔遠不是個呆板之人。見著陳山如此痴迷雕刻,而且他的雕刻技藝也已達到大家水平時,王叔遠只能坦白對他說,自己即使收他為徒也教不了他什麼。天雕刻分為七個大派,若干個小派。但是無論是大派還是小派,所有有關雕刻的技法都被陳山給學了個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