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靖難之役後,成祖覺得搶了侄子的皇位實在是不太好看,定都於應天府更是總有一種被自己老爹給盯著的感覺。
所以,說著為了抵抗北方遊牧民族,表現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決心。成祖將北平改為北京,定都於此。新都與舊都遙遙相對。
不過不說這順天府的名稱,這北京名倒是正和南京相成。不過在晚明之後,北京還是被大多數人稱之為北平。
一稱呼耳,不足多言。至少順天府還是叫做順天府,紫禁城依舊是紫禁城。
…
——
順天府,臘月
順天府很大,尤其是順天府的主城,北京城。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是貨郎滿衚衕,熱氣蒸雲霄般的場景。
走在冬天的北京城的街道上。入眼的是一家又一家泛著熱氣的店鋪。入耳的是一聲又一聲招呼客人的叫喊。還沒走到近處,就能見著那不停說話的人的嘴裡湧動著白色的霧氣。走街買些冬日必不可少的吃食或者物件的尋常百姓手都慫在袖子,跟著熟人打招呼則直接是用肩膀碰上一碰。
忽而一陣寒風吹來,所有人都像是受了號令一樣。微微一縮脖子,然後身子輕微顫了一下,又復之如初。
…
此時。一男子,懷裡抱著一柄短苗刀,在摩肩接踵的街道,竟然遊刃有餘的穿行在裹得厚實的人群之中。他低著頭,像是沉默的行者。
而這人,正是北上的宋黔!
…
一處街樓上,兩名戴著小氈帽的男子看著宋黔的背影,一名男子問道
“看清楚了?確定不確定這人?”
“就是他,跟咱們內應遞上來的畫像一模一樣。咱家敢肯定這人就是宋黔。”
“既然如此的話,那這人就交給我了。你回去稟告遂公,就說宋黔來了北京城,必有大圖。讓他們定下個章程對付!”
“嗯,咱家這就去。”
那太監應了話,也不做停留的,直接就下樓去了。
而在街樓上站著的那名男子,看著人群中的宋黔。對樓下街角處站著的一名男子揮了揮手,示意他迅速跟上!
接了命令,那一直在街角守著的男子做著尋常事情,不知不覺就跟在了距離宋黔不過五丈左右的地方。
而此時,宋黔全然沒注意到。
宋黔是兩天前來的順天府。來的當天夜裡他就準備潛入紫禁城,去尋皇帝談談。可是,他發現他終究是高估了自己。
他不是天元子,一身輕功雖有,但是卻不能有絕對的把握在進宮的同時不被衛士發現。反覆嘗試了一兩次之後,宋黔放棄了自己這想法,還是決定按著原來的打算,去尋那忠直大臣。
不過在此之前宋黔卻也要去一趟天下樓順天府分樓打聽一下情況,不然他也不知道該去誰的府上。
但對於順天府的分樓,朱姝並沒有告訴宋黔地點,而是讓他按著標記一路尋找。因為這順天府的分樓著實太重要了,一旦走漏,那這最重要的一點佈置可就沒了。再加上順天府的分樓採取的是半月一更的法子,壓根就沒有個絕對固定的位置。所以,也只能憑藉著標記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