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葛家的家主他忠於朝廷,作為葛方戟他恨透了朝廷,恨他們逼死了單雲。
嚴濤當年拿到這封信,只當是葛方戟在兩種情緒拉扯間產生的臆想。
“我們都明白的太晚啊……”嚴濤冷冷的自嘲道。窗外,夜幕漫漫,浸染屋內微弱的燭光。
王城形勢陡變,王上病危,太子被軟禁,二殿子監國。
這二殿下幼時因聰慧為人讚頌,年歲稍長後卻不愛權謀醉心風雅,是王城中珠玉坊的常客。
嚴濤以為他是個性格溫吞的人,卻沒想到他處理起事情來雷厲風行,軟禁了太子後,便下密令徹查梁村一事。如此果斷,想必是知道梁村發生的事的。
嚴濤對梁村和怪人調查了一陣子,表面上看此事和魔族有關,過程中又似乎關係到葛城外的其他部落,而從二公子的態度來看,這件事似乎與王城中的一些人也有牽扯。
在葛少秋一行人走後,嚴濤派人回收了怪人的屍體。他對照屍體相貌體型上的特徵,發現其中有一個並不是梁村村民。
就是說這群怪人中,有些人是梁村人,有些人不是梁村人。
梁村在往外,多是些獨立的部落,這些不屬於梁村村民的怪人來自哪裡不言而喻。
魔族,部落,王城中暗藏的黨爭之像。梁村村民的突然失蹤,加上怪人的突然出現,這其中牽扯的東西令人玩味。
這件事到底是什麼時候暗埋下的呢?嚴濤想。是從葛方戟戰死之後嗎?或者……更早?
這天下,四國鼎立,部落棋佈。國家部落之間的關係維繫著一種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岌岌可危。
以池國來說,北邊夏國蠢蠢欲動,西邊襄國虎視眈眈,東南兩邊有兩個稍大的部落。雖然未對池國造成嚴重的影響,但他們騷擾不斷,亦不能放鬆警惕。
葛城是邊城,葛方礪身為葛家的家主,既震懾西面的襄國,又要盯著南面的苜族。池國東面由袁將軍鎮守,現如今年事已高。而前不久鎮守北邊的將軍告老還鄉,朝中又遇到王上重病,北邊的夏國難免要作妖,眼下朝中經驗足夠的將軍不多。
在葛方戟死後,嚴濤在朝廷掛了個閒職跑回來教葛少秋武藝了。朝中眾人都知道他和葛方戟的關係,又因他與許多前朝舊事牽扯頗深,順水推舟便讓他回了葛家。可這次北邊的將軍離職,朝中無能用之人,又要把他喊回去。
“……這可不是多事之秋,是山雨欲來啊……”嚴濤嘆道。
怪人之事奇詭,需要有人接著查下去。光靠葛方礪是不行的,嚴濤並不是很信得過葛方礪。
今日下午,他接到保護秋蓮家的人手來報,說看到嶽峰在跟著抱走孩子的秋蓮。
嶽峰和葛少秋關係很好,如果這件事嶽峰在查,嚴濤估計葛少秋也在調查。
他本想讓屬下跟著秋蓮找到怪人的藏身之處,在發現葛少秋在調查後突然改變注意。
他趕到梁村附近時,葛少秋與同行的兩人正被怪人圍困。他沒有急著搭救,就在離三人不遠的小山坡上看著,直到那三人脫困。
結果不讓他以外,他清楚葛少秋和千葉的能力。怪人的戰鬥力並不強。沒有拖累,正常情況下,他們兩人對付十多個怪人綽綽有餘。
只是嚴濤不知道葛少秋依靠得到的線索推測到了哪一步,依他來看,葛少秋這件事做的不夠乾淨,殺死兩個怪人後他忘記了處理屍體。
但能力可以培養,回憶葛方戟當年的樣子,不得不承認,葛少秋比他的父親要早熟多了。葛方戟十二三歲時還只知頑皮,遠不如他兒子葛少秋這般懂事。嚴濤思前想後,有意把梁村之事交給葛少秋調查。
喜歡長嗟嘆請大家收藏:()長嗟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