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漢匈兩邊經過幾次試探,各有損傷。總的來說,匈奴人的損失要大得多。
漢軍雖說防守嚴密,畢竟不是銅牆鐵壁,總會有匈奴人的流矢射中個把人。
“烏維,找到漢人的缺點了嗎?”伊稚斜眉頭皺成了一團。
烏維的臉色也不好看,搖了搖頭,道:“沒有。漢人的運糧車擺在外面,哪怕是咱們衝到了跟前,也拿他們沒辦法。”
伊稚斜又看向了趙信,問道:“次王可有破敵良策?”
趙信也搖了搖頭。現在這個局勢有些尷尬。
漢軍雖然人數不多,卻像個刺蝟一樣,讓人無從下口。漢軍沒有能力攻擊匈奴人,匈奴人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漢軍蹲在那裡,沒什麼辦法。
“衛青的大軍馬上就到,在這麼耗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伊稚斜有些無奈,他從來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漢軍先鋒都這麼難纏。
“父王,實在不行,只能硬上了!”烏維說罷,趙信嚴重露出了一次欣慰的神色。
其實趙信早就看到了問題的關鍵,只是這些話以他現在的身份不能說,畢竟這個辦法代價太大了。
伊稚斜聽到有好辦法,神情一亮,道:“快說!”
張開口又閉上,閉上又張開口,猶豫了幾下以後,烏維才說道:“漢軍的弩箭雖然厲害,但是並不是毫無缺點。他們最大的缺點,就是射出一定數量的箭以後,就需要重新補給。而我們,則是需要一次性出動足夠多的人馬,一舉衝到他們的鐵車前面,殺到他們的陣裡面去。”
方法很簡單,就是拿人命往上填!
伊稚斜眼神一轉,問道:“次王,你也別沉默了,說說具體該怎麼辦吧。”到了這個時候,伊稚斜也只能暫時放下懷疑,聽聽戰略大師的意見。
趙通道:“大單于有問,我必認真回答。左賢王說的沒錯,漢軍不僅是每次的箭數有規律,並且漢軍的幾個將領之間也有規律。透過我的觀察,我發現他們是幾個校尉之間輪換著組織防守,其中有兩個校尉的能力比較差,是我們突擊的最好時機。”
伊稚斜點了點頭,道:“繼續說。”
放下了心中的芥蒂,趙信敞開了話題,顧不上伊稚斜的懷疑,也顧不上話語之中是否會得罪人:“左賢王的提議沒錯,但是也用不著填太多的人命。”“哦?”烏維知道趙信肚子裡有貨,趕緊謙虛道:“次王請講!”
趙信看到大單于和太子兩個人都對自己這麼尊敬,心中生出了一陣感動,說道:“前排人員著三層皮甲,頂上盾牌往前衝。剛開始可以稍微走慢一些,消耗漢軍一些箭矢。等到距離近一些之後,再發動全速衝鋒,一舉衝到漢軍前面,跳進去與漢軍搏殺。這時,大軍跟在後面殺過去,只要咱們能跟漢軍短兵相接,就可以靠著數量優勢一舉將漢軍殲滅!”
伊稚斜聽著心潮澎湃,轉頭看向了烏維,烏維點了點頭,道:“次王的計策非常好!”
“好,就這麼辦!只是負責衝鋒的前鋒部隊必然傷亡率很高,卻又必須由精銳組成,不然達不成應有的效果,徒增傷亡。必須有一個得力干將領軍才行啊!”計策說出來,伊稚斜一下就明白了這個方法的關鍵點在哪裡。
烏維也略帶愁色,道:“這樣的人選並不是沒有,只是都差點意思。夠勇猛的人忠心不足,足夠忠心的人不夠勇猛。”其中的道理烏維的明白,這樣的將領必須抱著必死的決心才有可能成功,並且死亡的機率非常大,可以說是十死無生的局面!
真正又忠心又有能力的人,烏維和伊稚斜也捨不得派他們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