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維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伊稚斜目光又看向了呴黎湖。這兩兄弟是伊稚斜的左膀右臂,無論是當初篡位,還是後來幫他穩定匈奴政權大局。
呴黎湖道:“不知父王是否還記得張騫?”
伊稚斜道:“你是說那個漢人使者?”
呴黎湖道:“正是此人。當初張騫奉命出使大月氏,被丘林王扣留十多年,後來逃回了漢國。最近,我聽說他被漢國皇帝封為了博望侯。”
說到這裡,丘林王露出了尷尬之色,畢竟張騫當初交給他關押,結果就從他的眼皮子底下逃了出去。
丘林王道:“漢人端地狡猾,也是我疏於防範,才讓他帶著妻子逃了回去。”
張騫當年的逃亡堪稱神奇,在匈奴人重重看管之下,不僅自己成功逃亡,還帶著自己的妻子和隨從堂邑父三人,一起逃離成功。
可惜的是,這位死死跟隨張騫的匈奴奇女子,到了大漢之後因為水土不服,沒幾年就病逝了。
伊稚斜道:“丘林王多慮了,此時不關丘林王事。甘願為我匈奴效勞的人,我們敞開懷抱地歡迎。不願意為我們效勞的人,再強求也沒有用。”
丘林王的言論打擊面太大,伊稚斜不得不出來圓場。畢竟,現在的匈奴王庭中,身居要職的漢人已經是一股不可不可忽視的力量了。
呴黎湖繼續道:“丘林王見諒,我重提此時並不是在埋怨丘林王。”
丘林王聞言面色稍緩。
丘林氏的勢力範圍就在西面,剛好是呴黎湖的地盤。
按照匈奴人的政權配置,丘林氏的部隊,是歸右賢王呴黎湖統領,丘林王只是負責部落內部的日常事務。
當然了,在不打仗的時候,呴黎湖就是一個閒置,丘林氏的部隊也會回到部落內部當牧民。
因此,丘林王和呴黎湖的關係,更像是大漢太守和都尉的關係,一個管文,一個管武,只是呴黎湖的權勢要遠遠高過丘林王而已。
向丘林王告了一聲歉,呴黎湖繼續道:“張騫僅僅因為出使西域,就得封博望侯,足以說明漢國皇帝對西域的重視。
從張騫的口供得知,他們是想要去尋找大月氏,聯合起來攻擊我匈奴。大家也知道,大月氏已經被我們強壯的勇士趕到了蔥嶺之西,不成氣候。
也就是說,張騫並沒有完成任務。沒有完成任務的情況下都可以封侯,我認為漢國即將圖謀西域了。”
伊稚斜道:“那你說我們該如何應對?”
呴黎湖道:“西域的富庶,遠超河套,想必丘林王,休屠王都有所耳聞。”
丘林王和休屠王紛紛點頭認可。西域之富裕,他們確實有所目睹。
呴黎湖道:“西域許多國家,也只是富庶而已,人民孱弱,不堪一擊。我們只要降伏了西域,便可以依靠西域來壯大我們,積蓄力量,等到漢國疲憊之時,我們再去奪回河套。”
伊稚斜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不過從伊稚斜的表情來看,他已經傾向於同意呴黎湖的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