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為貴。”馬一諾的回覆讓李傾城平靜了下來。
是啊!物以稀為貴,馬一諾過去幾個月就已經相當高產的創作出五六首歌曲了,如果一口氣拿出十首歌投放市場,銷量也許會很高,但絕對不會比一次一首來的珍貴。
除了物以稀為貴之外,粉絲的期待感也是一種市場的考量。
就好比另一個時空的星爺,連續十年沒有親自出演電影之後,很多影迷都在高喊,只要星爺再次出演,他們一定努力為星爺打造一個百億票房的神話。
星爺值一百億嗎?
值!但五部電影值,一部電影肯定不值。
但十年沒看到星爺出現在大螢幕上,影迷的期待感已經被積攢的太多太多,只要星爺出現在大螢幕上,影迷的期待感便會如火山爆發般噴湧而出。只要電影質量不差,一個票房神話絕對不是問題。
李傾城冰雪聰明,當即就懂了。同時也對馬一諾的沉著冷靜讚賞不已:盛時而不驕縱,他真的是鄉野間的大賢。
歌曲方面基本被馬一諾杜絕在外,他現在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梁祝》的電視劇劇本上。
那首《PANAMA》被他篡改了歌詞後,梁山伯和祝英臺這兩個名字出現在了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但梁山伯和祝英臺是誰?很多人開始深挖這兩個人的資料。
但是查過之後才發現,這兩個人雖然在一些歷史資料上出現過,但故事非常簡單,只有簡簡單單幾句話而已,最多也就是四百年前有過一篇關於梁祝的話本小說,但也已經殘破不全,大概只能看出祝英臺為宜興人,梁山伯為蘇州人。並說祝英臺是哥嫂將其許於馬家,文中還有地裂、入墳、化蝶之說。
也因此,很多人都在問馬一諾,梁山伯和祝英臺到底有什麼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他把兩人寫進歌裡?
然後馬一諾在微博上發了一條訊息,表示自己正在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電視劇劇本,如果有幸拍攝出來,大家也就知道他為什麼會把兩人寫進歌裡了。
正因為這條微博,就有很多影視公司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甚至‘唐視’的部門領導都產生了和馬一諾合作的意向。
馬一諾這段時間就在抓緊時間寫劇本,如果唐視真的有興趣拍攝,他倒是不介意和唐視合作一把。
背後有著軍藝團和皇室的支援,他已經有了足夠的話語權,如果這部電視劇決定拍攝的話,他會力爭自己的權益。
……
十二月上旬,42集電視連續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劇本寫完了。
****************
第二更,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