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這事可不能怨你,都怨我自己。早先的時候,荒廢了太多的時間,人家不收咱入學,也是情理之中的。"小梅幾乎是咬著牙,說出了這樣幾句頗為懂事的話,然後強顏歡笑的,洗漱上床睡覺。
原本計劃的回家之後要挑燈夜讀,好好學一些好朋友——高向陽,給帶來的教材和學習筆記的,但是這一會兒,小梅實在沒有了心情,彷彿全身的力氣,都被這個訊息給打散了、抽空了。
她很想閉眼就睡著覺,一切等第二天醒來再說。可惜,她失眠了,無論怎麼努力,怎麼輾轉反側,都無法與周公親切會晤。
前世的種種場景紛至沓來,一幕一幕慘烈的畫面,襲擊著她脆弱的神經。好久沒有再出現的,那個鬥大的"窮"字,又耀然於眼前。
比起前世的李小梅,生活上確實沒有那麼窮困了。擁有了一塊兒地産,一個一個包著的小面額存摺,都是她自己的名字。
而且,只要她繼續這樣努力的裁剪製衣、擺攤兒,或者以後開店,賣衣服,做衣服,那個窮字,應該就不會永遠跟隨著她,她再也不會過回原來那種,自己的生命不由自己做主,孤苦無依的生活了。
那麼,為什麼此刻輾轉反側,眼前還是總壓迫著一個鬥大的"窮"字呢?
不努力,不拼命幹活,經濟上是窮困的不努力,不拼命學習,精神上,是窮困的。
小梅宛如醍醐灌頂的驚醒了,坐了起來開啟了燈,把剛才隨手丟棄的,那個好朋友高向陽的花布包,抱了起來。拿出厚厚的數理化課本,開啟她的筆記,一字一字,一行一行,看了起來。
是誰誇下了海口?只要是自己選擇的道路,流著淚,淌著血,跪著也要把它走完。
既然選擇好了要讀書這條路,無論前路有多麼艱險,有多少麻煩,終歸是能夠克服的。只要你肯堅持,肯努力。
這一夜,在李家,睡眠質量最好的應該是李母了。她心滿意足,在睡夢裡都蕩漾著笑容,甚至,不知道她到底夢見了什麼,偶爾還會說夢話一般,繼續哼唱那首"天涯涯海角,覓呀覓知音……"
第二天清晨,小梅照常去了河堤晨讀。這一次她更用心了,而且已經打算好,既然入學時間不好預知,那就現在就抓緊,著手買一個錄音機,聽一聽英語磁帶。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全部依賴在,去學校跟著老師學習上。
等跑步回家,一身熱汗涔涔,看到一臉擔心的父親還等著她,沒去上班呢。
"爸,你別太在意了,就算是暫時去不了學校也沒有關系,你看,文科知識我是沒有問題的;數理化有高向陽替我學習著,有教材和學習筆記都給了我,以後也能教我;英語嘛——我想好了,等會兒我把錄音機買回來,跟著錄音學英語,可能效果比跟著老師還強呢。這樣也挺好的,還不耽誤我再做買賣掙錢。"
小梅不斷流兒的說了一些話,都是勸慰父親的,也是勸慰自己。
你看,這很正常不是嗎?初中階段沒有好好學習,把時間都荒廢了,自然應該受到懲罰,不可能你哪一天忽然茅塞頓開,世界的大門就應該"咣當"一聲馬上給你開啟吧。
看到女兒如此懂事,還能講出一番生活的大道理來,李父頻頻點頭,揉了揉女兒的腦袋,急匆匆的上班去了。
始終不瞭解內幕的李母,一早上都是紅光滿面的。她睡了一個長長的、美美的覺,精神自然煥發,非同凡響。
"小梅呀,你趕緊吃飯。吃了飯,你得帶著媽去買做旗袍的布料,嗯買絲線、繡花針,媽媽從今天開始,也是咱家最有用的人了。"
原來總是幫忙打下手,擺攤兒的時候也本事不濟,收不了帳,又吆喝不了顧客,只能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裡,幫著人家挑挑衣服的號碼,看著點兒衣服別被人順手牽羊偷走了,李母這顆心呀,其實早就不服氣了,但是她沒文化,沒辦法。
現在好了,別人都不會,就她自己會的繡花手藝,可以上場了。
李母只覺得今天渾身都是勁兒,使不完的勁兒!一定要馬上就開工,繡出奼紫嫣紅的花朵來,才高興。
068閨女是母親的心頭肉
小梅的心情也受到了感染,但是她還算是比較有理智的:"媽,這個不急,那個剛子哥還沒來跟咱確定下來要什麼布料的旗袍,要繡什麼花樣呢。等真的下了訂單,我們再籌辦起來也不遲。"
李母馬上搖頭,搖頭的速度,就像小孩子的撥浪鼓一樣:"繡花的事兒啊,你小孩子家根本就不懂。媽媽這手藝也擱了十幾年了,一時半會兒的,總得先在其它布頭兒上練習練習,才敢往人家結婚穿的衣服上下手不是?"
母親找到了自己的興奮點,所以,精神處於高亢狀態,小梅為此也很高興。但是她今天還打算給自己買一個錄音機的,一下子花幾百元錢,估計母親肯定要心疼的不得了的。最好還是自己單獨去購物,更清靜些。
"媽,你告訴我要什麼樣子的?我給你買回來就好了。"
"你哪兒懂繡花那些事兒呢?繡花繃子要什麼樣的用起來才順手?絲線要什麼顏色?怎麼挑選?這些,你都不懂,媽必須得自個兒去。"
家裡的老太君執拗起來,那竟然也是八頭牛都拽不回去的。小梅只得坦白交代:"媽,我今天,還得花錢買一個大件兒呢。你跟我去沒關系,可不允許你再橫加阻攔,我花的是我自己掙的錢,買的也都是有用的好東西。"
最近這閨女習慣了強調是自己掙的錢,自己有權處理,有權決定買什麼、不買什麼,這個臭脾氣真心不讓李母喜歡,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好好好,媽只跟著你去要絲線、繡花繃。別的,你愛怎麼花錢怎麼花錢,媽捂著嘴不說你,保證不說一句話。"
李母心情好,竟然直接簽署了"賣國條約",不堅持自己節約的原則了。
那就帶著老太君一塊去好了,正好路上也有一個伴兒,母女兩個可以說說話,談談心,小梅呢還可以繼續努力給母親洗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