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日,期待已久的芝加哥聯合試訓終於開始了!
聯合試訓分為靜態身體素質測試和動態身體機能測試。
靜態測試和麥克楊高中時候的體檢差不多,只不過為了關鍵資料的保密性受測試的選手不需要排隊,每個人專案都是分開進行的。
麥克楊體測順序是3號,這是伯海姆教練來回運作的成果,雖然體測的先後順序不代表最終的選秀順位,但是微小名次上的壓制還是會給新秀們帶來相當一部分心理自信,這種順序也某種程度上體現出各支球隊對該名新秀的觀察力度。
麥克楊的靜態體測資料測量起來很快。<)<)<)<)<)
體重:103kg)<)
麥克楊每項都偷瞄了一眼,和伯海姆教練之前給他打的預防針一樣,他的每項資料都被工作人員偷偷的改低了點,為什麼這樣做老教練沒有解釋。
接下來是動態體測。
三秒區內四點移動:10.97秒)
底線往返跑:3.78秒)
34場衝刺:4.03秒)
原地垂直起跳高度:79.34厘米)
最大起跳助跑)高度:93.62厘米)
臥推:7個)
動態體測也是,遵照老帥的指示,麥克在一些測試中放了點水。比如臥推,其實他還能再推幾個,但老帥說舉鐵的時候胳膊有勞累感就可以停下,不必在意資料。
折騰一上午,所有人的資料測試完畢,麥克楊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來到休息大廳。
進門後馬上映入麥克楊眼簾的是一大片人,烏央烏央的彙集在座位上。其中還有幾個是他的老熟人,比賽裡碰見過。
“hey!麥克!”
麥克楊眼神還在遊弋尋找自己的認識的人,居然有人主動上前打招呼。
鄧肯羅賓遜,麥克楊對他印象特別深。這個神奇的男人頂著馬刺兩大傳奇內線的名字居然是個射術精湛的投手。
“上次比賽後好久不見。”麥克楊笑著接受來者的熱烈擁抱。
鄧肯羅賓遜就是麥克楊決賽是對手密歇根大學的成員,沒想到激烈的比賽之後鄧肯羅賓遜還主動問麥克楊要了聯絡方式。麥克楊當即就記住了他,這個人不僅場上投的準,場下還是個自來熟。
“o!你是3號!”鄧肯羅賓遜一臉欣羨,手主動伸出摸了摸麥克楊的記號牌。
“我才74。”
從鄧肯羅賓遜的話中麥克楊聽不出絲毫的嫉妒,這個男人真誠的臉上只有羨慕和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就好像在說“看吧!我哥們可是3號!nb不!”這也是麥克楊願意與他結交的原因,單純的人相處起來他會很舒服。
“麥克,你的座位在前面。”路過的工作人員提示道。
社會嚴酷的等級秩序在這裡就已經有了體現,鄧肯羅賓遜的座次比較靠後,而麥克楊排的就很靠前。
“你去吧,咱們之後再聯絡。”鄧肯羅賓遜一笑起來眼間距就變的格外大,再配上他火箭頭錐一樣的髮型,麥克楊一度懷疑他是個傻子。
接著往前走,快走到自己座位的時候,麥克楊突然感到了一絲警惕。坐在最前面的那個人在顏值上已經快要威脅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