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午飯時,小六子提著一個大籃子,笑嘻嘻的進了小院。
“大當家讓我送來的,這是謝禮……”
他們寨子裡已經有幾年都沒有小娃娃出生了。前兩年倒是聽說有誰家生了,可惜沒活下來。
如今他們寨子裡是越來越興旺發達了,人口越來越多,就似大當家的說過那般,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哎喲,這可怎麼好,李家已是給過謝禮了,怎麼還好要大當家的?”
劉穩婆昨天半夜回來就悶頭睡到這時才起來,眼見得來人是大當家身邊的親信小子,老臉堆笑。
“李家是李家,大當家給的又不一樣,這山寨裡的大事小情,都是大當家說了算的,出力的當然得好處了……”
小六子跟在大當家身邊這幾個月,別的不說,這說話是大膽順溜了許多。
劉穩婆兒媳婦趕緊上前接過那籃子,瞄了眼見裡頭什麼都有,也是歡喜得很。
“大當家的說了,讓劉大娘好生歇息,有什麼困難都可以說。”
劉穩婆忙道,“多謝大當家的關照,我們一家過得甚好。”
她也是方才才知道,原來小孫子昨兒還去了學堂,會寫自己的名字了。當時忍不住就老淚盈眶。
穩婆屬六婆之一,是下九流的行當。
雖然在這行裡她在城裡是屬得著的,但人家用得著她時笑嘻嘻,背過臉去該瞧不起是瞧不起。
有了小孫子她就想提高自家門楣,結果花了大價錢送去私塾,沒兩天就給退回來了,還說她家孫子頑劣不堪,資質下等,但束脩卻又不退了……她也拉不臉去討。
當時回來何嘗不氣,但世道如此,又能如何呢。
卻沒想到在這深山老林的山寨裡,還能有如此機緣……
送走小六子,她把籃子裡東西一樣樣拿出來看。
見有六兩銀子,幾塊尺頭,兩包糕餅,一條臘肉,還有一件衣裳……
這衣裳卻是稀奇,摸著毛絨絨的,是個桶子狀,上下開口,兩側又開了小口。
劉穩婆拎著這衣裳有點摸不著頭腦,“這是個啥?”
她兒子和孫子也都圍過來瞧稀罕。
倒是她兒媳兩眼放光,小心翼翼地拿手去摸。
“娘啊,這可是個好東西哩!是寨子裡那織坊出産的衣裳,叫什麼毛衣,這個怕是套在身上穿的,輕便又暖和,還省了系帶子……聽她們說,這頭一批的毛衣織出來,都是留著當獎勵用的,有立了功的,才能得大當家的獎……大當家的這是真看重了娘。”
就沒有這件毛衣,籃子裡其餘的銀子和東西也是很重了。她婆婆以往出去接生,最多七八兩,最少一兩的也有,這回給李家接生,那李家漢子已送了二兩銀子加兩張兔皮。
“讓我摸摸……”
周大寶踴躍地伸手,在那毛衣上頭摸了摸,驚叫道,“呀!當真是毛的,真軟和……”
這件毛衣是用兔毛所制,的確是摸起來柔軟順滑,周大寶愛不釋手,把臉也湊上去。
“這是你奶奶的衣裳,別瞎胡蹭!”
他爹彈了他的腦瓜子一下,他娘也點頭道,“這可是金貴物事,娘試試大小,好生收起來等天再涼些穿!聽說這毛衣抗寒哩!”
劉穩婆在兒孫們的驚嘆眼光下,把那毛衣套在了身上,這毛衣沒有袖子,說起來只好算個坎肩,卻是統身一體,連個接縫都找不到,還可大可小很是貼身,這般好東西,那能不暖和舒適麼?
兒子媳婦孫子那誇贊的話更是一句句地聽著入耳。
誰能知道,就在幾天前,她們一家差點就被人滅了門?
劉穩婆笑眯眯的眼角,沁出了幾滴老淚。
這輩子,她就踏實跟著大當家了!
長陽)城內,段爺正在自家院內練著一套刀法。
他是混混出身,有一把子蠻力,後來在拼殺中勢力漸長,深知身上有功夫才能鎮得住手下,因此這些年拜師偷師,套路野拳都學了不少,在長陽)城內也算個高手了。
三十六路刀法演了一遍,額頭見汗,扔刀伸手,旁邊伺候的豐滿俏丫環趕緊把打濕的汗巾子遞上去,段爺在臉上劃拉兩下,複抬頭望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