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姓杜,都是兄弟,但這所謂的兄弟打從小就開始在一個府裡龍爭虎鬥,心裡恨不得對方死得透透的,杜毅能坐視杜和坐大,反過來把他佔的那一半地盤給奪走嗎?
必須不能啊!
於是衛家女兒外出上香時被匪徒給擄了去,生死不膽,趙家嫡孫坐的馬車卻又突然斷了軸,嫡孫摔成重傷,到了要沖喜的地步了……
杜和這一咬牙,就跟兄弟撕破了臉,兩雙明刀明槍地開幹,直打得柳縣境內戰火四起,紛亂如麻。
好些個被波及到的百姓就都往鄰近各地逃了去。
這湳水自古便是富饒之鄉,因此流入的災民格外的多。
一時間湳水境內,也難免多了些饑寒生的盜賊,混水摸魚的流氓地痞。
而杜氏兩兄弟開練,沒多久也分出了勝負。
杜和雖有心和趙衛兩家結盟,然而不等結盟完就開了戰,準備不夠充分,又無名分大義,反被杜毅給趕出了柳縣。
杜和一合計,周邊無處可去,便帶著殘兵敗將往湳水來了。
先前趙衛兩家想聯姻杜和,可好處沒撈到,反而折了自家兒女,這會兒雖杜和帶著人馬來了湳水,讓他們兩家意思意思地送點吃喝財物也算罷了,但杜和再提起結親這岔,兩家就都打起了哈哈。
杜和落魄成這模樣了,還跟杜毅撕破了臉,傻子也看得出來沒啥前途了。再跟他兒女結親,豈不是把銀子往水裡扔?還得招惹了杜毅這個強敵。
這麼來回幾次,杜和也不瞎,自然看出來自己這是虎落平陽了,先前一個個巴結著,現在就掉臉子看不上他家了。
杜和長途跋涉,遠來客居,從柳縣裡出來的倉促,可以說丟了一大半的家財。
不過家財丟了不要緊,他手上還有人手啊!
雖然這近千的殘部打不過杜毅那個奸的,但在這湳水還是可以攪風攪雨的!
趙衛兩家想過河拆橋?沒門!
於是杜和先假意派人給趙衛兩家送信,道他兵敗退至湳水,一向多得兩家照應,但湳水並非久留之地,他打算領兵向東,東邊多山,南屏山中匪寨處處,他們當也能在南屏山裡尋一塊落腳之地。
那信上寫得悽涼肯切,趙衛兩家人都當了真,還卻不下情面地給杜和送了點補給。
這麼些人雖是殘兵,那也是兵,只要還在湳水境內就不安寧啊!倒不如盡早送走為妙。
杜和白日裝做領兵離去,那模樣說不盡的窮途棲惶,但到得夜間,轉過頭來就把趙家給一鍋端了,又趁勢端了衛家。
這下可好,也不用聯姻了,也不用投靠了,趙衛兩家積攢下的上百年家底,全都落進了杜和的腰包。
杜和倒還假惺惺地留了兩家人的性命,讓兒子納了兩家女兒作妾,從此趙衛兩家算是徹底藥丸。
杜和這麼一搞,儼然成了湳水的大勢力,有錢有人,諸張兩家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