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毒靈經》所述,這鎮魂針本叫“散魂針”,是江湖中一名用毒高手借鑑了南疆蠱術,所創造出來的一種極其殘忍的蠱法毒針。
施針者只要將散魂針打入對手的腦顱之中,便可使其神魂不斷散逸,從此變得渾渾噩噩,任人擺佈。
直到七日後,神魂徹底消散,中針者便會七竅流血而死。
不過這“散魂針”所針對的顯然是常人或江湖武者,對於神魂強大的修士而言,想要達到“散魂”之效,顯然不太可能。
而這《毒靈經》的佚名作者顯然對練氣修真一道也有所涉獵,得到“散魂針”後,透過多次試驗,將之改良為了有封閉低階修士神識之功效的鎮魂針。
對於神魂還不夠強大的低階修士來說,一旦此針入腦,其大部分神識都會被針上散發的毒力給牽制住,能夠動用的神識只有原先的十之一二而已。
當然了,既然《毒靈經》上記載瞭如何製作和使用鎮魂針,自然也有相應的解除之法。
只是這解除之法分為上中下三策。
上策為“等”,因為鎮魂針中所含毒力是有限的,在入腦激發後,毒力不斷髮散,大約只能持續兩到三年左右的時間。
隨著時間推移,銀針會逐漸解體,毒理漸漸消散,神識自然便恢復如初。
下策為“拔”,以法力強行推動毒針出顱,將之拔出。
但這鎮魂針製作時採用了一種叫做磁銀的罕見金屬,對腦液神識都有很強的附及作用,一旦強行拔出,必定會損傷部分腦液和神識。
據經中記載,此書的作者曾邀請過四名練氣期的低階修士進行拔針試驗。
其中兩名練氣四層的修士將毒針強行拔出後,分別出現了失憶和智弱現象。
而一名練氣六層的修士將鎮魂針強行拔出後,記憶和智力到是沒有大損,但卻產生了嚴重偏癱和癲癇,在沒有療傷丹藥的情況下,耗費了十餘年才勉強恢復。
最後的一名試驗者是個練氣七層的高手,據作者透露,他是花費了好大的力氣才邀請其參與了此項試驗。
修士一旦達到練氣七層境界,體內的元神種子經過培育,會壯大不少,已經可以做到暫駐神魂。
因此那名七層高手強行拔出毒針後,神魂暫居丹田,並沒有受到太多損傷,只是損失了小半神識,陷入了小半個多月的沉睡,等醒來時,其神識等已經恢復如初。
想到這裡,陳玄不禁眉頭一挑,心下打了個激靈,他可不想變成白痴……
至於所謂中策,也是一個字,“磨”。
鎮魂針上所刻的青灰色古怪字元乃是南疆蠻文,也是毒力集聚之所。
作者推測,只要修士不斷以法力沿著這些蠻文字元進行消磨,便可以大大加快其毒力發散的速度。
根據修士法力深厚的不同,短則三月,長則半年,便可將毒針上的字元完全磨掉,其毒力自然也就消散,神識也會恢復如初。
至於剩下的銀針,倒不必太過擔心,磁銀很容易被血氣腐蝕分解,只需再過一兩年便會自行消散,只要不亂晃腦袋,保持針位穩定,就不會造成太大傷害……
不過這中策只停留在推測上面,因為實在是難以找到如此配合試驗的修士,作者為此也是頗為遺憾……
“等個兩三年,自行消散……或是花個半年時間,消磨青灰字元,但不知道會有何種後遺症……”
陳玄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不過不管怎樣,在沒有恢復神識之前,他是絕不會冒然離開後山的。
本來陳玄已經打算好,只要此間事了,僥倖活下來,就尋找機會,快速脫離鐵劍門,然後尋找一個水草豐美的偏僻之所苦修一陣,順便將《公羊劍訣》中的幾項秘術和《飛雲經》中的法術全部學會。
實力提高後便可以去往衛國修仙者集聚的幾個小城,尋找打探解除天寒之氣的方法。
不過顯然計劃趕不上變化,他現在神識受限,無法鎖定敵人方位,單打獨鬥恐怕連個江湖的二流武者都略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