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陳玄猜得自己所修煉的《公羊劍訣》也是修仙法門後,心中歡喜異常。
繼續將《飛雲經》讀下去,才得知,即使有修仙的法門,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練氣修仙的。
想要成為真正的修仙者,必須是身具靈脈之人,因為只有體記憶體在靈脈,才能吐納天地之靈氣為己用。
至於什麼是靈脈,那就有些虛無縹緲了。
這靈脈與經脈不同,雖然同樣存在於人體之中,但卻隱而不顯,十分神秘,只有透過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測試出來。
經書所述:“……人體之中,靈脈天成,萬中無一,非人力所能及也。”
也就是說,是否有修仙的資質,乃是上蒼冥冥註定,體內有靈脈的人,萬里挑一。
讀到此處,陳玄心中便忐忑起來,十分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身上到底有沒有所謂的“靈脈”。
然而可惜的是,這本書中並沒有言明如何測試靈脈,只是簡要的說了句“靈脈資質也有優劣”,便沒了下文。
原來這飛雲觀的《飛雲經》分為內外兩本,內本為詳本,只會傳給內門修士。
他們人數稀少,是一個修仙門派的全部未來,個個都是萬里挑一、身具靈脈之人,能夠凝結元神種子,修煉到練氣高層境界,直至築基凝元,真正步入仙途大道。
而外本則是簡本,只記錄了前三層的練氣口訣,是專門為外門的練氣士準備的。
原來,沒有靈脈之人也不是不能修煉這練氣法門,但因為無法吐納天地之靈氣,他們只能以透過練化自身精元的方式,來轉化為體內法力,所以修煉起來極其艱難。
而且透過自身精元轉化出來的法力毫無靈性可言,被修仙者們稱之為“偽法力”,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人終生無法凝結出元神種子,最高也只能修煉至練氣三層圓滿境界。
這些無法凝結元神種子的人,因為體內法力低微,別說是呼風喚雨、種種神通,就連個像樣的法術都發不出來。
再加上這些人又沒有神識顯化,實力甚至連江湖上的武道高手都略有不如,因此並不被修士階層所承認,只以練氣士相稱。
也只有一些小型的修仙門派,因為確實是缺乏有靈脈資質的弟子,才會培養些練氣士來打理門派中的採藥、靈植、豢養靈禽靈獸等微末雜事。
而黑袍男子便是這樣一名練氣士,他所擁有的這本《飛雲經》自然便是外本簡本,以陳玄估算的法力層數來看,這人應該只有練氣二層的實力,只是箇中階練氣士。
其實作為一個沒有靈脈的練氣士也並非一無是處,最起碼的是能夠無病無災,頤養天壽。
而且如果是修煉到練氣二三層的中高階練氣士,還能夠修習一些簡化版的法術對敵,就比如黑袍男子那夜指尖的青光,那是一門叫做“定神術”的法術簡化版,威力雖說不及原本法術的十分之一,但對付大部分凡人卻是遊刃有餘。
有趣的是,經書中還介紹說,因為練氣士是透過練化體內精元的方式進行修煉,因此在沒有達到練氣三層之前,必須要保證元陽或元陰不失。
否則精元下洩,這輩子恐怕連三元歸一都做不到,只能一輩子止步於練氣二層……
由此陳玄又聯想到了袁師兄當初所說,火雲幫曾經將《公羊劍訣》交給了數名天資高超的弟子修煉,結果成果了了,其中修煉最快的那人,也是終生停留在了功法三層圓滿的境界,無法凝結出劍訣中所描述的本命靈種。
這麼看來,這公羊前輩的真實身份八成是個練氣期的修仙者,而《公羊劍訣》中卷的那七段心法口訣,應該也是對應著練氣前七層的某種練氣法門,只是不知道這公羊前輩為何未向火雲門的後輩們言明此事。
而當初的那幾名“資質高超”的弟子因為都沒有靈脈,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練氣士,至於劍訣中所謂的本名靈種,應該就是元神種子的一種。
只不過《公羊劍訣》下卷中的那幾門秘術,似乎並非經書中所提及的正統法術,陳玄暗暗猜測,這應該是公羊前輩自創的法術。
“那這麼說,我體內應當是有靈脈的……”
陳玄在觀察了一番丹田中央的本命靈種後,當時便想仰天大笑兩聲,沒想到自己一個窮山溝出來的農家小子,竟然身具萬中無一的修仙靈脈。
雖然還不知道自身靈脈資質的優劣,但一想到以後能夠呼風喚雨,壽元綿長,陳玄便已大喜過望。
最重要的是,陳玄由此還想到了自己胸口膻中血海之中的那團天寒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