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恩前世是一個軍人,現在又是一個親王,當然希望能夠殺敵立功,保家衛國,揚大隋之威。
楊廣一聽,心想,我還想將所有的皇孫和皇子都帶出去鍛鍊鍛鍊呢,不過總得要留人看守兩京吧!
想到這裡他道:“此事尚不著急,接下來再商議出兵之事!走,到你的碾磑作坊去看一看!”
“遵命!”
楊廣等人吃完了早點,便帶人趕往楊恩的水磨坊。
色有些陰沉,悶熱,道路仍然泥濘不堪,行路艱難。
一路之上,楊廣向楊恩詢問碾磑的運營情況。
楊恩給他做了簡單介紹,自己的水磨坊上個月剛剛生產,總共才生產二十日不到,還談不上賺錢。
尤其是這次發大洪水,毀壞了開挖的部分溝渠,水磨坊已經停運。
楊廣看著兩旁的棉花地,突然問道:“今年京兆府的白疊花種植情況如何?”
“回稟祖父,還不錯!總共約有五千多頃土地種植白疊花!如果順利,到年末,關中的百姓就可以穿上用白疊布製成的棉衣過冬了。”楊恩回答道。
“好!到時候要看看產量,還有生產成本如何,如果確實不錯,我要在大隋大面積推廣種植!哥奴,這可也是你的功勞!”
楊廣看著楊恩,臉上滿是讚許之色。
“祖父過譽了,關心百姓衣食,是每一個大隋官員應盡的義務!”楊恩道。
俗話衣食住行,這衣服還排在飲食前面呢!
楊廣當然已經看出了這棉花的好處,他並不擔心種棉花與種糧食的土地比例,老百姓自己知道調節。
……
碾磑作坊。
由於滻水發大水,作坊停運,大部分的工人都回家了,只有兩名看守人員。
楊廣問了問那二人碾磑的情況,然後仔細看了看作坊與滻水的關係,發現這裡不但沒有破壞滻水,而且還利用引出的河水,修建了一條灌溉溝渠。
他心想,看來很多事情都是眼見為實,有人楊恩的碾磑破壞了河道,今日一見,方知所言為虛。
這兩個作坊和那一條溝渠,是對滻水最合理的利用,哪裡破壞河道了?
裴世矩看完整個工程,讚歎道:“二郎,依在下看,這兩座作坊設計獨具匠心,科學合理,就如那蜀中的都江堰一般!”
楊廣點點頭,問道:“哥奴,這個也是你設計的嗎?”
“嗯!還很粗糙,讓祖父和裴相公、虞相公見笑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楊恩當然也不會謙虛!
楊廣點點頭,臉上滿是笑意,對著兩位宰相道:
“走,到外面的山上去看一看!哥奴的永業田位置不錯,比我當年的還要好呢!”
眾人跟著楊廣出了作坊。
楊恩一聽,這裡的地勢的確是好,不過只有五十頃。
自己當了親王之後,還增加了五十頃永業田,那位置就差很多了,距離簇有一百多里,已經靠近咸陽城。
眾人來到附近的山包之上,放眼四望。
但見原本很的滻水,如今巨浪滔,一夜之間變成了一條大江,裹挾的渾黃的河水,滔滔向北!
楊廣看著眼前的河水,不由得眉頭一皺,心想,這不過是一條河而已,一遇到大洪水,尚且如此。
如果是大江大河,怎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