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都是一些建好的設施,拿來就可以直接用的東西。
只不過在旅大市,老百姓對東瀛人留下的藤山病院,卻有了分歧。
有人覺得藤山病院死過不少人,還是東瀛人做人體試驗的地方,特別是最後那群東瀛人死的都太邪性了。
這些部分人大多都覺得,藤山病院太晦氣,不是一個好地方,應該由政府拆除重建一所醫院。
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現在旅大市根本沒有多餘的物力、財力,去從新建一棟醫院。
再說就算建了,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可是自己看病卻是隨時都會需要的事。
要是沒有一個專門、集中的地方看病、治病,那老百姓生病了怎麼辦,所以他們不贊成拆除,應該稍作修整,就重新投入使用。
這兩個聲音當時吵的是沸沸揚揚,甚至還發起了全市投票,打算由旅大市的市民集體發起投票,來一同覺得藤山病院的去留。
不過,這出鬧劇並未持續多久,就被當時暫任的旅大市市長給壓了下來,並且力排眾議,決定部分修整過後,便開始試啟用部分建築。
優先解決老百姓看病的問題,至於說重建的問題,就先等日後旅大市經濟跟上來了,再在藤山病院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逐步拆除重建,直至將其全部建完。
聽了這個想法,爭議雙方便暫且放下爭端,並且同意了代理市長的這個決定。
隨後,旅大市政府便面向旅大市所有的大夫發起了應徵通知。
希望那些有意向的醫生可以加入到市醫院,集中幫市民看病,而另一邊的藤山病院經過半個多月的修整,部分大樓也開始了接收病人。
但是由於戰爭不只帶來了災難,還帶來了各種疾病,而疾病,不只包括身體上的,還有一些精神上的問題,也可以說是戰後創傷。
這種創傷,除卻一些簡單的做惡夢、性格大變、情感分離、感情麻木、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失憶和易受驚嚇等結果之外。
如果其受到的刺激過於強烈,就有可能導致精神上的失調,也就會形成現在所謂的精神病。
由於當時的戰爭過於參與,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都是十分常見的場面,更有甚者是親眼見到親人死在自己面前而無能為力。
或是東瀛人被逼迫著殺害自己的親戚、朋友。
正是由於這類刺激過多,以至於當時戰後,旅大市街面上也留下了不少無人看管的精神病人。
由於當時經常可以看到,精神病人不分晝夜的大搖大擺橫穿過市。
這樣既影響旅大市的市容市貌,也對當時老弱婦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影響。
因此,旅大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便刻意修整出了藤山病院的一大棟樓,並召集了不少人手,專門負責這些精神病人的醫治和管理。
旅大市政府這麼做也算一件好事,因此應徵才發出去沒多久,就招了許多醫護人員,主動參與到對精神病人的醫治和管理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