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為何會有如此差別,那是由於周易覺得道慧這個人不怎麼靠譜,作為一個和尚整天吊兒郎當,沒有一點穩重的勁兒。
卻殊不知周易他自己就沒有一天老實的時候,整天都在打嘴炮,看誰不爽就直接上嘴,不由得也給人一種靠不住的感覺。
而張陵則是由心而發,感覺宗如和尚便是一位信守諾言,捨己為人的高僧。
那他收徒的眼光,和標準自然也不會太差,況且道慧和尚一直給他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因此,張陵才會叫他一生“大師”。
道慧和尚對於周易,和張陵的兩種稱呼沒有絲毫在意,不過莞爾一笑,便自然帶過。
不過他對於周易、張陵去而復返卻非常好奇,隨即就聽他問道:“怎麼,你們兩個怎麼回來了?”
張陵聞言,立即雙手合十,十分誠懇的說道:“道慧大師,我們師兄弟本也不想打擾您清秀,但是昨天下午我們去宗如大師口中說的酒樓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樣東西,為了物歸原主才回到了大慈寺的。”
道慧聽到這話,隨即輕咦了一聲,便將疑問的眼光投向了張陵。
張陵見狀,立即說道:“其實我們發現了宗如大師當初交給我們太師叔,保管的那顆舍利,便想著要回來還給您。”
張陵說著,還刻意用手肘戳了一下週易。
周易一感覺到張陵的提示,趕忙哦了幾聲,緊接著從懷中取出了一顆,由黑布包裹著的透明珠子。
道慧一見到這顆珠子,雙眼頓時一亮,可是他僅僅是坐在原地望著這顆珠子細細打量,卻沒有絲毫伸手接過的意思。
周易舉的有些累了,見到道慧這麼半天都沒有接下,不僅有些斜著眼沒好氣的說道:“嘿,道慧和尚你要幹嘛,給你半天都不接著。”
張陵對於周易這個態度略有不滿,就見他再次用手肘戳了周易兩下,同時皺著眉頭衝周易搖頭,示意其語氣柔和些。
周易一見張陵的動作,整個人立即嚥了口吐沫,縮了縮頭看上去乖了很多。
道慧見到周易這個樣子,隨即哈哈大笑一聲“哈哈哈,沒想到你也有怕的人啊!”
周易一聽到道慧的笑聲,雖然他心有不滿,卻由於張陵的提醒不敢再造次,只得恨恨的望著道慧咬牙切齒。
道慧這次倒是沒有再發出笑聲,只是翹嘴搖頭便開口說道:“其實不是我故意不收,而是我師傅在世的時候就曾經說過。
這顆舍利本就是借給周師叔用來解決東瀛之難的,結果事情沒怎麼解決好,卻搭上了周師叔一條命,這讓本就缺少好友的師傅更為心痛。
因此,師傅便曾經告誡過我們,若是周師叔的後人拿著舍利來歸還。
在舍利上面還有蓮花印記的情況下,除非東瀛之難徹底解決,否則萬萬不可收下,所以說,不是我不想收,而是不能收,畢竟師命難違。”
聽聞此言,張陵心中對於宗如的敬重則是越發加深。
緊接著,就聽道慧再次開口說道:“所以若是你們解決了葉家和學校的事之後,舍利上面就算還有蓮花印記,我也可以大膽收下,就算沒有了印記,我們也不會多說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