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山幾乎一夜沒睡著,昨日出去看到被安頓好的百姓重新過上了流離失所的日子,搭好的粥蓬被人拆了乾淨,一問之下,大皇子下令把流民都趕到百里之外的京郊。
不行,這樣下去會產生暴亂的,他要趕緊進宮向皇上稟明情況!
順道拐到練武場,見杜晞晨已經起來了,正在扎馬步,老臉上一陣欣慰,心口的憋悶散去不少。至少兒子是爭氣的,現在開始努力也還不晚。
交代了幾句,他就進宮了,杜晞晨發現她爹的表情凝重,肯定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了。
不得不說她的直覺很準,她爹是個武將,本就不是那些言官的對手,更何況涉及到民生的大事,朝中文官也不甘心被喧賓奪主,定然要站出來辯駁幾句的。
“皇上,流民安頓一事馬虎不得,先前搭建安置屋,一日施粥兩次,雖說只是勉強溫飽,但是末將可以保證這些災民絕對不會產生暴亂。現在大皇子把災民都趕到京郊,而且一日只給一次稀湯,災民們食不果腹,居無定所,最容易滋生叛亂。”
“尤其是在京城附近,請皇上三思!”
早朝上,杜青山言辭懇切,觸人心絃,他領兵打仗多年,深知其中的要害,他的話得到了大多數武將的認同。
但是在場的大部分是文臣,雖說在理論上懂那麼一點點,但難免大意,覺得只是在天子腳下,那些流民頂多就是產生一些摩擦,上升不到造反的地步。
尤其是與杜青山政見不合的,或者是有過節的,這個時候就站出來反對。
最先站出來的是護國公陳世博,他比杜青山年紀大,而且也是軍功出身,後來娶了公主,做了皇親國戚,自然覺得高人一等。杜晞晨打了他的孫子,這件事還沒有算賬呢。
“此言差矣,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這些流民既然是我大齊的百姓,就要恪守規矩,朝廷也有難處,大旱三年,今年又是澇災,哪裡來的餘糧供應他們!”
“既然怕流民滋事,擾亂京城治安,大皇子的做法無可厚非,一旦發生暴亂,遠在京郊,我們還有機會鎮壓!”
公報私仇這種事情不能落人把柄,陳世博的態度讓人無法駁斥,尤其是還有許多人應和。
“臣贊同護國公的看法。”
“臣也贊同。”
末了,黃侍郎也站出來附議。這下子武將們不幹了,紛紛站出來支援靖國侯。
“百姓乃國之根本,將士們的長矛應該對準外敵而非百姓,迫於生計的反叛可以從一開始就遏制在萌芽裡面,還請皇上三思!”
“末將附議!”
“末將附議!”
朝廷中分作文武兩派,就這件事吵得不可開交。
宣帝把目光投向大皇子齊驁,問道:“驁兒怎麼看?”
齊驁出列抱拳道:“回父皇,靖國侯和護國公都是為我大齊考慮,只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無法確切的說誰對誰錯。兒臣認為將流民安置在城外變數太大,而且糧草告急,軍中將士尚且不能飽腹。糧草一旦供應不上,必生暴亂!所以兒臣斗膽將安置房遷移到京郊,將一日施粥兩次改為一次。兒臣已經派兵駐守京郊,可確保萬無一失!”
喜歡隔牆有美男:撿個萌王妃請大家收藏:()隔牆有美男:撿個萌王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