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裴度到達長安,見到穆宗後,先敘述朱克融、王廷湊在河朔暴亂,自己奉命討賊無功;再陳述受職東都,准許讓他進京朝見。言辭溫和,氣勢強勁,感動了周圍在座的人。裴度拜伏在殿前臺階上進奏,淚水橫溢,聲音嗚咽,穆宗為之動容,親自口諭說:“所奏謝恩之意已明,朕在延英殿接見你。”事先,人們認為裴度沒有近臣幫助,被奸邪之臣排斥,儘管他有功勳德望,仍恐怕不能感動穆宗。待到裴度稟奏河北討賊情況,陳辭慷慨激切,揚聲於殿廷,在座者無不直身敬重。即使是武將公卿,也有為之嘆息落淚者。委任裴度代理司徒、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任淮南節度使,進階為光祿大夫。
當時,朱克融、王廷湊雖已接受朝廷授予的符節和斧鉞,卻未解除對深州的圍困。裴度剛從太原出發時,即去信給二人,曉以大義。朱克融撤去圍困的軍隊,王廷湊也撤軍退卻。宮廷使臣有人從深州返京稟報軍情,穆宗非常高興,當天又派宮廷使臣去深州接出牛元翼;並讓裴度再次去信給王廷湊。裴度在順路來京都長安途中接到詔書,中使到裴度的信,稱:“臣入朝謝恩後,立即在東都執行留守任務。恐怕王廷湊得知臣已無兵權,便違背以前的約定,請考慮改換別給他去信。”使臣便將裴度的信呈送朝廷,並擬更奏報此事。待到裴度抵達京城,進殿應對明辨是非,穆宗正為深州被圍憂愁,於是委任裴度為淮南節度使。
此前,監軍使劉承偕倚仗穆宗寵信凌辱昭義節度使劉悟,三軍將士群情憤激,大肆喧鬧,抓了劉承偕,打算殺了他。他的兩個侍從已被殺,劉悟護救,劉承偕才得以免死,因而將劉承偕囚禁起來。穆宗下詔讓劉悟將劉承偕送還京城,劉悟以軍情為由推託,不按時奉行詔令。到裴度受任淮南節度使時,宰相們在延英殿進奏,裴度也在場,穆宗向裴度詢問此事,裴度為劉悟辯解,並請求穆宗下詔斬殺劉承偕。穆宗低下頭思考了好久,說:“我並不憐惜劉承偕,只是因為他是太后的養子。現在他被囚禁,太后還不知道。如果您的處置辦法還未想好,可再議合適的辦法。”裴度與王播等再進奏說:“只要將劉承偕流放到偏遠條件惡劣的地方,他一定能被放出來。”穆宗認為這樣處置恰當,劉承偕果然得以返回京城。
裴度剛被冊拜為司徒,徐州便奏報:武寧軍節度副使王智興驅逐了節度使崔群,自稱留後。朝廷驚駭,當即命裴度任司徒、同平章事,仍主持朝政。並委派王播接替裴度鎮守淮南。
裴度與李逢吉一向不和,裴度從太原入朝奏事,那些忌恨裴度的大臣認為李逢吉善於搞陰謀詭計,足以設計構陷裴度,於是從襄陽召李逢吉入朝,任兵部尚書。裴度再次主政後,魏弘簡、劉承偕的黨羽仍在宮中。李逢吉採用同宗兄弟之子李仲言的計謀,透過醫士鄭注與中尉王守澄勾結,使宮內官員都幫助李逢吉。左神策軍奏報:告發人李賞聲稱和王府司馬於方受元稹指使,勾結刺客要行刺裴度。穆宗命左僕射韓皋、給事中鄭覃與李逢吉三人審理此案,案未審畢,就將元稹貶為同州刺史,裴度貶為左僕射,李逢吉接替裴度為相。
從此,李逢吉黨羽李仲言、張又新、李續等,勾結宦官,煽動朝臣建立朋黨來阻撓裴度,當時號稱“八關十六子”,“八”、“十六”,都是所勾結相關人員數字。而裴度的醜惡名聲,傳聞日甚一日。穆宗就將裴度調出朝廷任司空、山南西道節度使,不帶“平章事”之銜。
王廷湊聽說襄陽節度使牛元翼去世,竟將在鎮州的牛元翼一家殺盡,剛即位不久的唐敬宗李湛聽說牛家慘遭屠殺,連日痛惋嘆息,進而感嘆宰相不是所任之才,致使奸臣抗命忤逆到如此地步。翰林學士韋處厚趁機上疏為裴度申訴。敬宗感到驚訝而省悟,見裴度的奏章不署“平章事”職銜,問韋處厚說:“裴度曾任宰相,為什麼沒有‘平章事’職銜?”韋處厚於是奏稟:“被李逢吉排擠,裴度以僕射之職出鎮興元,就從原有的職銜中去掉了。”敬宗說:“怎麼到這種地步。”次日,下詔恢復裴度兼任同平章事。但李逢吉的黨羽害怕裴度重被起用。稱與裴度熟識的袁王府長史武昭想要謀害李逢吉。判罪定案時,武昭已死,他們想要藉此牽連裴度,但公眾輿論都衛護裴度而歸罪李逢吉。敬宗逐漸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凡有使者前往興元,必定傳告密旨撫慰,並有將他召回朝廷的約定。
裴度上奏請求到長安朝見敬宗,裴度抵達長安,敬宗待他禮遇隆重優厚,數日後,便命裴度主持政事。李逢吉的黨羽左拾遺張權輿在裴度奏請入朝時,便上疏詆譭其“名應圖讖,宅據岡原”,稱裴度不召自來,居心可知。而李逢吉的其它黨羽又傳散童謠“非衣小兒袒露腹,天上有口被驅逐”,以此誣陷裴度“圖謀不軌”,敬宗雖然年輕,卻明辨是非,對讒言一概不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時,敬宗打算遊歷東都洛陽,李逢吉和門下、中書兩省的諫官屢屢上疏勸阻,敬宗正色道:“朕去洛陽的心意已定。那些侍從官員和隨行宮人,全讓他們自備乾糧,無需煩勞百姓供奉飲食。”李逢吉叩首進言。敬宗不聽諫勸,反倒加緊準備駕幸事宜。朝臣都憂懼惶恐,適逢裴度從興元來京,隨同至延英殿議事,敬宗談到遊歷東都的事。裴度說:“國家營建兩個都城,原來是供帝王遊歷。然而自國事艱難以來,遊歷東都也就中止,東都的宮殿及六軍的營壘、百官的府舍,大多荒蕪。陛下一定要去遊歷,也應稍加修整再去。一年半載後,才能計議陛下出行的事。”敬宗說:“群臣奏諫沒有說明這一點,只是說不該去。如果是像您所稟奏的情況,不去也可以,豈止是延期?”不久,盧龍節度使朱克融、魏博節度使史憲誠又奏請各派五千名服役的工匠,幫助修復洛陽,敬宗於是停止東遊之行。
朱克融扣留了賜春衣使楊文端,奏稱所賜春衣布料粗劣,又請求朝廷頒賜約三十萬端匹的春衣布料;還奏請派出五千名服役工匠幫助修復東都。敬宗擔憂朱克融懷有不順從朝廷之心,便向宰相問計,意圖派一位重臣前往宣示撫慰,趁便要回春衣使。裴度建議下兩道詔令即可。敬宗聽從他的建議,由他進呈詔書擬文,詔書到達幽州,情況全如裴度所料。不到十天,幽州人便殺了朱克融和他的兩個兒子。
當時,敬宗年少驕縱,厭倦接見群臣,裴度和緩地進言勸諫。此後,敬宗坐朝理政次數稍有增多,不久,裴度兼任度支使。宦官劉克明等謀害敬宗,裴度與宦官王守澄、楊承和、梁守謙、魏從簡等密謀,誅除劉克明等人,迎立江王李昂為天子。裴度因功加授門下侍郎、集賢殿大學士、太清宮使,其他職位依舊,因輔佐導引的功勳,進階為特進。
滄景節度使李全略去世,其子李同捷竊取兵權,謀求承襲父職。次年,朝廷採納裴度等人的建議,舉兵討伐,滄景之亂平定。裴度於是上疏陳奏:調派軍糧不是宰相的職責,請將度支使職權歸還各有關官吏,文宗下詔同意,進階為開府儀同三司,實封其食邑三百戶,裴度不得已才接受。
裴度年邁而又多病,自文宗即位後便上疏懇請辭去軍政機要之職,文宗對他的禮遇更加深厚。文宗派御醫替他診斷治病,每天讓中使前去安撫慰問,文宗下詔褒獎裴度,任他為司徒、平章軍國重事,允許病癒後每三、五日前往中書省一次。裴度上表辭讓,文宗依從他的請求,以加守司徒、兼侍中、襄州刺史之職,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觀察使、臨漢監牧等使。
發生甘露之變,文宗遭軟禁,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的親屬、門生受株連者上百人,被投入監獄審訊定罪,並打算將他們流放,裴度上疏朝廷為他們申辯,被保全、救活的有幾十家。
自甘露之變後,宦官當權,士大夫的道統淪喪,裴度因已到辭官居家的年紀,朝廷綱紀又已敗壞,不再把仕途的進退放在心上。他在東都的集賢裡建立府宅,構築假山,開鑿池塘,竹樹薈萃,建有風亭水榭、梯橋架閣,島嶼四環,極盡都城的麗色佳境。另在午橋建造了別墅,裁培花木萬株,其中修建了一座歇涼避暑的亭閣,名叫“綠野堂”。引入清水灌注其中,導引分流貫通有序,兩岸景物交相映襯。裴度處理公務之暇,在這裡與詩人白居易、劉禹錫整日酣暢宴飲,放聲吟唱縱情談論,借吟詩、飲酒、彈琴、書法自娛自樂。當時的名士,都相從交遊,每次有名望的人士從東都返回京都,文宗必定首先詢問他:“你見到了裴度嗎?”
文宗認為裴度雖然腳有毛病,來京朝見不方便,但他精力尚未十分衰減,讓裴度以本職兼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詔書發出後,裴度連續上表一再以年邁有病推辭,不願再掌兵權,要言復詔不允。文宗派吏部郎中盧弘前往東都宣詔說:“卿雖然多病,還不很衰邁,替朕垂衣拱手坐鎮北門即可。”催促他起程,裴度不得已而赴任。易定節度使張璠去世後,軍中準備立其子張元益,裴度派使者勸說張元益歸朝。
裴度病重,祈請返回東都養病,文宗下詔准許裴度返回長安,授官中書令。裴度因病不能入朝謝恩,文宗下詔書命有關部門計日支給裴度所任本官的俸祿食糧,又派御醫去裴度家為他治病。適逢三月初三上巳節,文宗在曲江池賞賜宴飲,群臣賦詩,裴度因病不能赴宴,文宗派宦官賜給裴度詩一首:“注想待元老,識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並隨贈詩附親筆書信說:“朕詩集中想見到你的唱和詩,因此將此詩給你看。你病未痊癒,必定乏力無心和詩,儘管改日將詩進獻給我。春季,通常說是難於養病的季節,需要盡力調養護理,儘快血氣和順。心中懷念千百,所寫不及一二。藥物治病所須,不要顧忌奏請頻繁。”
文宗的親筆書信剛到裴度家門口,裴度便已逝世,享年七十五歲,文宗聽到裴度逝世的噩耗後,驚悸悲痛了很長時間,又讓人重新繕寫那封信,將它放在裴度的靈位上。隨後下詔追贈裴度為太傅,諡號文忠,停朝四日,加賜裴度家助葬的車馬、布帛、財物,命京兆尹鄭復監護料理喪事,辦喪所需的物品,全由官府供給。文宗驚訝詫異裴度沒有遺表,宦官去他家詢問此事,裴度家屬送上裴度遺表的草稿,主旨以文宗尚未確定皇儲為憂慮,並未談及家事。
裴度為相二十餘年,輔佐憲宗實現“元和中興”,薦引李德裕、李宗閔、韓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顏、李愬等名將,還保護劉禹錫等人。史稱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國之安危、時之輕重者二十年”,被時人比作郭子儀。
在文學上,裴度主張“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反對在古文寫作上追求奇詭。他對文士多所提掖,頗受時人敬重,晚年留守東都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唱酬甚密,為洛陽文事活動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詩》等錄其詩文。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