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 第二十三章 立朝正直——柳渾

第二十三章 立朝正直——柳渾

推薦閱讀:

柳渾,原名柳載,字夷曠,一字惟深,襄州襄陽人,唐朝宰相、詩人,南梁左僕射柳惔六世孫。出身河東柳氏東眷房,早孤卻力學不輟,進士及第,歷任單父縣尉、衢州司馬、監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團練判官等職。後為袁州刺史,遷左散騎常侍,又拜兵部侍郎,封宜城縣伯,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式拜相。去世,年七十五,諡號“貞”,繪像凌煙閣。

柳載,幼時便成為孤兒,有巫者給他看相,預言道:“此兒面相貧賤,而且短命,如果讓他出家做僧侶、道士,可以延緩死期。”家人想要聽從巫者的話,柳載不從,壯言說:“不讀詩書,去當術士,不如速死。”於是發奮求學,登進士第,授官單父縣尉,被江西採訪使皇甫侁任命為判官,後遷衢州司馬。曾一度棄官隱居武寧山,不久後被召回朝廷,拜監察御史。

柳載,生性放曠,不願在朝中任職,想求外出補官,當時的宰相愛惜他的才華,還是將柳載留任左補闕。之後,柳載改任殿中侍御史,並出知江西租庸院事。江西觀察使魏少遊任命柳載為判官,累授檢校司封郎中。開元寺僧與酒徒夜飲,導致失火,他們歸罪於守門人,眾人均知此係一冤案,都不敢替守門人說情,唯有柳載與同僚崔佑甫為守門人鳴冤。自此,他便以公正聞名當時。

崔佑甫入朝為相,推薦柳載為諫議大夫、浙江東西黜陟使。回朝後,加朝散大夫,又轉任左庶子、集賢殿學士、尚書右丞,後加銀青光祿大夫,遷官右散騎常侍。“奉天之難”時,涇原叛軍佔領京師長安,唐德宗李適出逃奉天,柳載則隱匿於終南山,叛將朱泚以同平章事相誘,柳載未至長安就職。隨後,柳載歷經十日艱辛,才抵達奉天行在,後又隨德宗逃往梁州,長安被唐軍收復後,柳載隨德宗回朝,他對德宗說:“之前被狂賊玷汙,臣實在恥稱舊名,況且臣的名字中帶有‘戈’,當今應該停息戰事。”於是請求改名為柳渾。

柳渾以本職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判門下省,出任宰相。鎮海軍節度使韓滉自江南入朝,德宗想要委以重任,朝臣雖有議論,均未直言,韓滉事無鉅細,一概過問,有時竟超越自己職權以外。柳渾雖為韓滉所推薦,但也厭惡其專政,對韓滉說:“先相國因處事偏激,不一年而去任,今公奈何又蹈前非!”韓滉悔恨,其威稍減。

後來,德宗聽信大將馬燧等人的建議,與吐蕃訂盟約於平涼,有人認為,此約可保百年無事。而柳渾卻跪諫說:“吐蕃人面獸心,不可信。”德宗聞言,不悅道:“柳渾是儒生,不明白邊境的事務。”果不出渾所料,夜半,邠寧節度使韓遊瑰飛奏朝廷,告知吐蕃背盟,“將校皆覆沒”。次日,德宗慰勉柳渾說:“你是一名文儒之士,竟能知曉萬里以外的敵情。”自此對柳渾驟加禮遇,在隨後與宰相李泌的談話中,甚至想將“刑法委渾”。

當初,柳渾與張延賞一同出任宰相,柳渾在議事時,屢次與張延賞產生分歧。張延賞讓親信對柳渾說:“相公是有德望的老臣,只要在朝堂上少說話,宰相之位便可保長久。”柳渾說:“你替我向張公道歉,我柳渾的頭可以被砍下,舌頭說話卻是不能禁止的!”自此以後,兩人便互生嫌隙。德宗喜歡斯文儒雅、不露鋒芒的人,但柳渾樸實而正直,輕率而簡易,舉止隨意,在德宗面前還常說俗語。德宗積累不滿,打算將柳渾貶為王府長史,經李泌勸諫,德宗才將他罷為右散騎常侍。

柳渾病逝於長安昌化裡的家中,享年七十五歲,諡號“貞”,與李峴等共三十七人得以繪像凌煙閣。有文集十卷,今已佚,《全唐文》錄其文一篇:《請禁田季羔貨宅奏》,《全唐詩》錄其詩一首:《牡丹》。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我在隋唐種田稱王 三國之群雄召喚系統 大隋至尊小紈絝 三國之我去買個橘子 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 思歸路 快穿歷史之神術系統 帶著網購闖夏朝 域外天魔搞事日記 天飛傳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帶著實驗室種田 明朝不好混 千古名將曲 從軍火庫開始統治異世 春秋:中興之主 身邊有鬼 我在隋唐收集詞條,無敵天下 朕要抓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