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竇建德率兵十餘萬來援救王世充,到達酸棗。蕭瑀、屈突通、封德彝都因為腹背受敵,恐不是萬全之策,請求退師到谷州觀看形勢。李世民道:“王世充糧食已盡,內外離心,我軍不需攻擊,可以坐收敵軍破敗之功。竇建德新近攻破孟海公,將官驕傲士兵怠惰,我軍當進攻佔據武關,扼守山川要衝。敵軍假若與我軍爭勝負,我攻破敵軍是必然的了。如果不戰,十日之間王世充當會自我崩潰。若不急速進攻,敵軍進入武牢,諸城剛剛歸附,必定不能堅守。他們兩方力量合併,還能把他們怎麼辦呢?”屈突通又請求解圍到險要之處以等候敵軍內部生變,李世民不同意。於是,留屈突通輔助齊王李元吉以包圍王世充,李世民親自率領騎兵三千五百人奔赴武牢。
竇建德從滎陽西上,築營壘在板渚,李世民駐軍在武牢,兩軍對峙二十多天。探聽訊息的人報告道:“竇建德探聽到我軍牲畜的飼料已盡,等候在黃河北岸放馬吃草時,趁機偷襲武牢。”李世民知道他們的陰謀,於是放馬在黃河北岸吃草來誘敵。早晨,竇建德果然率全部兵馬到來,陳列軍隊在汜水之上,王世充大將郭士衡扎陣在南面,綿延數里,大聲吶喊,諸將大為恐懼。李世民率幾名騎兵登上高高的土丘遙望敵軍,對諸將道:“賊人起兵山東,沒有遇見過強大的敵人。現在渡過險要之處而叫囂,這是沒有政令的表現;逼近城牆扎陣,有輕視我們的思想。我按兵不出,敵軍氣勢便衰竭,扎陣太久士卒飢餓,必將自我撤退,這時再來追擊,可以無往而不勝。我與你們約定,必定在午時以後攻破敵軍。”
竇建德排出陣勢,從上午直到下午,兵士又餓又累,都坐在陣列中,又爭著飲水,頃刻間又收斂退卻。李世民道:“可以攻擊了!”親自率領輕裝的騎兵追擊引誘敵軍,大軍陸續趕到。竇建德回軍扎陣,還來不及整頓陣列,李世民已先行攻擊,攻擊所向,敵軍紛紛潰散。不久,眾軍會合作戰,塵土飛揚,呼叫四起。李世民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寶、宇文歆等揮動大旗衝入,直接突入到陣後,張掛軍旗。敵人回頭看見官軍旗幟,全軍崩潰。追逐攻打三十里,斬首級三千多,俘虜賊眾五萬,在陣中活捉竇建德。
李世民責備他道:“我興師問罪,本在王世充,得失存亡,不干你事,為什麼越過邊境,冒犯我軍鋒銳?”竇建德恐懼的兩腿發抖說:“現在我假若不來,怕麻煩你遠遠地攻取我!”隨後,李世民將竇建德帶到東都城下。王世充很恐懼,帶領他的官屬兩千多人到軍門請求歸降,由此山東全部平定。李世民進入宮城,令蕭瑀、竇軌等人封存守衛府庫,什麼東西都不取,只令記室房玄齡收取地圖與戶籍。接著殺了共同作惡的段達等五十多人,冤枉被囚禁者全部釋放,無罪而被殺者加以祭祀並寫祭文致以哀悼。用酒食款待將士,按品級等第頒賜物品。李淵聽說此次大捷後,令尚書左僕射裴寂在軍中慰勞,並親手寫詔書道:“隋朝分崩,崤山、函谷關隔絕。兩雄會合,一朝清平。軍隊已經獲勝,更沒有死傷。做臣子的不慚愧,做君父的不擔憂,都是你的功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世民班師凱旋,親自披掛黃金鎧甲,排列一萬騎兵,穿鎧甲士兵三萬人,前後部都敲鼓吹號,在太廟貢獻俘虜的二偽主竇建德、王世充以及隋朝器物車乘。李淵認為自古以來舊的官階與特殊功勞不相稱,於是另外發徽號,以表彰李世民的功勳德望。加李世民天策上將封號、陝東道大行臺,位在王公之上,增加食邑二萬戶,連以前的共計三萬戶,賜給金車一輛,王公之袞衣和冠冕一套,玉璧一雙,黃金六十斤,前後部鼓吹及九部之樂,儀仗四十人。
這時海內漸漸太平,李世民於是專心一意讀經史子集,開文學館以接待四方才學之士,行臺司勳郎中杜如晦等十八人為學士,每次在閣下輪流值班,李世民則降低身份以溫和態度與學士們討論經義,有時談論到半夜才結束。
不久,竇建德舊將劉黑闥舉兵造反,佔據洺州,李世民統領全軍向東去討伐他,進軍肥鄉,分兵斷絕劉黑闥運糧的通道,雙方對峙兩個月。劉黑闥被迫急於求戰,率領步兵、騎兵二萬人,南渡洺水,早晨便迫近官軍。李世民親自率領精銳騎兵,攻擊劉黑闥的騎兵,攻破了他,乘勝衝擊踐踏他的步兵,敵兵崩潰,斬首級一萬多。先前李世民派人築壩堵塞洺水上流使水流變淺,讓劉黑闥得已渡水。等到作戰之時,才命令挖開攔河壩,大水衝到,一丈多深,敵兵已經戰敗,逃到水中都淹死了。劉黑闥與二百多騎兵往北逃到突厥,李世民全部俘虜了劉黑闥的部眾,河北平定。當時徐圓朗帶兵在徐、兗二州阻礙李世民,李世民這時便回師討伐平定了徐圓朗,於是河、濟、江、淮所有州郡城鎮都平定,李淵加授李世民左右十二衛大將軍。
突厥侵犯邊境,太宗與突厥軍在豳州相遇,帶領一百騎士隨從與突厥首領會談,結盟後突厥軍撤離,李世民晉升為中書令。
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想要謀害李世民,李世民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咬金、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在玄武門殺了李建成、李元吉。李淵大驚,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各種政務皆由李世民決斷。
李世民於是放掉宮廷花園中所養的鷹犬,並停止收取各方所進貢的奇珍異寶,政理崇尚簡要嚴肅,天下人大喜。又命令百官各個呈上封章奏事,詳細陳述安定人心治國的關鍵。六月十三日,命令道:“依照禮法,皇帝的兩個名字不要為某一個字而避諱。近代以來,兩個名字都避諱,廢缺地方已經很多,任意避諱,有違經典。那些官號、人名、公私文籍圖書,有‘世民’兩個字不連續的,並不須要避諱。”撤銷幽州大都督府,廢除陝東道大行臺,設定洺州都督府;廢除益州道行臺,設定益州大都督府。幽州大都督廬江王李瑗圖謀叛逆,被廢棄為普通百姓,撤銷天策府。
李淵傳位給李世民,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位,派司空、魏國公裴寂在南郊燒柴祭天,大赦天下,以來由於直言被責罰流放的人都放回。文武官員五品以上先前無爵位者賜給爵位一級,六品以下加勳級一等,天下免賦稅徭役一年,放宮女三千人回家。
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入侵涇州,突厥入侵武功,京師戒嚴,突厥入侵高陵,行軍總管尉遲敬德與突厥在涇陽大戰,大破突厥,斬首級一千多。頡利可汗到達渭水邊,李世民與頡利隔渭水對話,斥責他背棄定約,不久大軍陸續到達,頡利可汗見唐軍軍容盛大威嚴,又知道執失思力被捕,由此大為恐懼,於是請求和解,詔令同意。李世民當天回宮,又駕到便橋,與頡利可汗殺白馬而設盟誓,突厥退走。
頡利可汗獻馬三千匹,羊一萬口,李世民不接受,命令頡利歸還擄掠的人口。李世民率領所有禁軍步騎將領在顯德殿殿廷學習射箭,他親自面試,射中者隨即賞賜弓刀、布匹綢緞。朝中有很多勸諫的臣子,但李世民不採納,從此以後,士兵都成精銳部隊。詔令私人之家,不得擅權建立妖神,隨意設立不適當的祭祀,不合禮法的祭祀祈禱,一概禁絕,除了龜甲獸骨五種占卜以外,其他雜七雜八的占卦卜卦,也都停止,禁止使用。
立中山王李承乾為皇太子,將沒有建立功勳的皇族中的郡王降級為縣公,訊察記錄囚犯的罪狀,將長沙郡王李恪晉封為漢王,宜陽郡王李佑晉封為楚王。
隋朝楊廣造成隋末嚴重大亂,導致人口銳減,使得武德年間、貞觀初只有200萬戶,李世民經常以亡隋為戒,注意叮嚀自我剋制慾望,囑咐臣下莫恐上不悅而停止進諫,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亦致力復興文教,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李世民十分重視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齡省並冗員,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風評;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廷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勵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軍事上,李世民多次對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經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並穩定發展,對外武功顯赫,人口達到三百八十多萬戶,奠下了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
太子李承乾以謀反之罪被廢,唐太宗遂將其第九子晉王李治立為太子,並對太子嚴加教管,晚年李世民著《帝範》一書以教戒太子李治,總結了他的施政經驗,同時自評一生功過,並對其告誡說:“你應當以古代的聖哲賢王為師,像我這樣,是絕對不能效法的。因為如果取法於上,只能僅得其中,要是取法於中,就只能僅得其下了。我自從登基以來,所犯過失是很多的: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所有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過失,千萬不要把我作榜樣去效法。”
命李治到金掖門代理國事,因病醫治無效,駕崩於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