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 第五十五章 楊廣臣將——盧楚、趙長文、王通等

第五十五章 楊廣臣將——盧楚、趙長文、王通等 (第2/2頁)

推薦閱讀:

楊文思,字溫才,弘農華陰人,北周到隋朝時期大臣,北周小冢宰楊寬之子。憑藉父勳,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平定十姓獠民反叛,遷翼州刺史。跟隨陳王宇文純攻打北齊,屢立功勳,授上儀同三司、永寧縣公。鎮壓壽陽稽胡劉叔仁之亂,遷朔州刺史。參與平定相州刺史尉遲迥叛亂,授上大將軍、洛川縣公,授隆州刺史。

隋文帝即位,進爵正平郡公,出任魏冀二州刺史。隋煬帝即位後,歷任民部尚書、納言、左光祿大夫、平舒侯。卒於江都,時年七十,追贈光祿大夫、尚書右僕射,諡號為定。

蘇夔,字伯尼,京兆武功人,隋朝大臣,邳國公蘇威之子。自幼聰敏,很有口才,八歲能誦詩書,擅長騎射。十三歲時,隨父蘇威至尚書省,與安德王楊雄比賽馳射,賭得楊雄駿馬。十四歲,與眾儒辯論,口齒伶俐,深得讚賞。成年後,博覽群書,尤精鐘律。楊素對他的才華十分賞識。隋煬帝即位,以為太子洗馬,轉司朝謁者。煬帝徵遼東,蘇夔隨徵,拜朝散大夫,立下戰功,進位通議大夫,卒年四十九,贈鴻臚卿,著有《樂志》十五篇。

來整,廣陵人,隋將領,榮國公、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第六子。驍勇善戰,屢從征討,所向皆捷,善撫軍士,擊民軍多奏捷。諸敵作歌說:“長白山頭百戰場,十十五五把長槍,不畏官軍千萬眾,只怕榮公第六郎。”位至左光祿大夫,江都之難,與來護兒同為宇文化及所殺。

斛斯政,複姓斛斯,司州洛陽人,鮮卑族,隋朝政治人物。明悟有器幹,初為皇帝親衛,積累軍功,授予儀同。大業年間,拜尚書兵曹郎,倚為心腹股肱,交好太尉楊素和楊玄感兄弟。朝廷經略四方,軍國多務。斛斯政果斷幹練,以為兵部侍郎。參與楊玄感反叛,事情敗亡後,逃往高句麗。隋煬帝第三次東征,高句麗獻出斛斯政求和,解送京城,以酷刑處死。

宇文皛,字婆羅門,代郡武川人,鮮卑族,隋朝外戚大臣,隋文帝楊堅的外孫,安德縣公宇文靜禮第三子,母為廣平公主。幼年喪父,養於宮中,深得舅父隋煬帝楊廣喜愛,起家太子左千牛。跟隨隋煬帝出巡於江都,誓死保衛隋煬帝,遇害於江都宮變。

宇文協,代郡武川人,鮮卑族,隋朝大臣,駙馬宇文靜禮之子。門蔭入仕,起家武賁郎將,授右翊衛將軍,扈從隋煬帝南行,遇害於江都宮變。

宇文靜禮,宇文慶子,河南洛陽人也。初為太子千牛備身,尋尚高祖女廣平公主,授儀同,安德縣公,邑千五百戶,後為熊州刺史。先慶卒,子協,歷武賁郎將、右翊衛將軍,宇文化及之亂遇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靈裕法師,隋代高僧,定州鉅鹿曲陽人,俗姓趙。從趙郡應覺寺明、寶二禪師出家,前往鄴都,從道嚫習地論學,返回定州受具足戒。依曇隱學律;隨安、遊、榮三師學《雜心》,從嵩、林二師學《成實》。此後,致力於著述,師通達《華嚴》、《涅盤》等大小乘經典,聲名遠播,世人尊之為“裕菩薩”。晚年,隱居相州演空寺,世壽八十八。著

陰世師,字秉,武威郡姑臧人,隋朝時期大臣,司空陰壽之子。個性忠厚,頗有武藝,少以父功,拜儀同三司,遷驃騎將軍。隋煬帝即位後,遷張掖太守,擊退吐谷渾和党項,累官左翊衛大將軍,隋煬帝東巡,授西京留守,輔佐代王楊侑。抵禦唐國公李淵攻入長安,兵敗被殺,時年五十三歲。

骨儀,本姓僕骨,天竺人,胡族,隋朝大臣。秉性剛鯁,勵志守常,介然獨立。開皇初年,拜侍御史,處法平當,隋煬帝嗣位後,遷右司郎中,拜京兆郡丞。聯合陰世師守備長安,抵抗唐國公李淵,坐罪賜死。

薛世雄,字世英,河東汾陰人,涇州刺史、舞陰郡公薛回之子,隋朝將領。自幼性情兇狠好鬥,成年後他隨北周武帝討伐北齊,以軍功授任帥都督。隋文帝時期,薛世雄多次建立戰功,官至儀同三司、右親衛軍騎將。隋煬帝統治時期,他先後參加對吐谷渾、突厥、高句麗的戰爭。

隋煬帝任命薛世雄為玉門道行大將軍,與東突厥首領啟民可汗聯合進攻伊吾國,薛世雄率軍出玉門,啟民可汗沒有到。薛世雄孤軍越過沙漠,伊吾人開始以為隋軍不可能到來,所以都沒有做防備,當聽說薛世雄軍已越過沙漠,大為恐懼,於是請求投降。薛世雄就在漢代舊伊吾城東築新城,留下銀青光祿大夫王威率領一千餘名士兵戍守伊吾城,薛世雄率軍返回。回京後,薛世雄因功升任正議大夫。薛世雄奉命率軍出沃沮道,與各路大軍全部到鴨綠水西岸彙集,共同攻打高句麗,在薩水與高句麗軍交戰,薛世雄戰亡。

楊達,本名楊士達,字叔莊,弘農華陰人,隋朝宗室大臣,大將軍楊紹之子,女皇帝武則天外祖父。初以門蔭,授給事黃門侍郎。跟隨上柱國元諧攻打吐谷渾,遷吏部侍郎、開府儀同三司,轉任內史侍郎。外放鄯州、鄭州、趙州刺史,遷工部尚書、上開府,遷納言,參與東都洛陽的建設。跟隨隋煬帝遠征高麗,拜右武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卒于軍中,時年六十五歲,獲贈吏部尚書、始安郡開國侯,諡號為恭。唐高宗顯慶年間,作為武后外祖父,獲贈左僕射,諡號為懿。

麴伯雅,祖籍金城,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麴乾固之子。向隋朝朝貢,隋煬帝冊封麴伯雅為光祿大夫、弁國公、高昌王。隋煬帝征伐高句麗,麴伯雅隨行,隋朝將華容公主宇文玉波嫁給麴伯雅。歸國後發生政變,麴伯雅失去王位,後復位,改元重光,三年後因病去世,由其子麴文泰繼位。

趙煚,字賢通,天水郡西縣人,北魏到隋朝時期大臣,河東太守趙超宗的孫子,尚書左丞趙仲懿的兒子。舉秀才出身,西魏時期,起家丞相宇文泰參軍,隨攻洛陽,受封平定縣男,累遷中書侍郎。北周立國後,遷陝州刺史,擊敗陳朝名將吳明徹,授開府儀同三司、荊州長史。歷任民部中大夫、益州長史、天官司會,累遷御正上大夫,加位上開府,客,遷大宗伯。隋文帝楊堅登基後,授大將軍,賜爵金城郡公。歷任相州刺史、右僕射、陝冀二州刺史,去世,時年六十八。

李渾,字金才,隴西成紀人,隋朝時期大臣,太師申國公李穆第十子。身材魁梧,美鬚髯。初仕北周,起家左侍上士。參與平定尉遲迥之亂,授上儀同三司、安武郡公。隋朝建立後,授象城府驃騎將軍,護衛晉王楊廣出藩揚州,跟隨越國公楊素大破突厥,進位大將軍,授左武衛將軍,領太子宗衛率。隋煬帝即位,轉右驍衛大將軍、光祿大夫,冊封郕國公。受到妻兄宇文述告李渾誣告謀反,坐罪賜死,宗族覆滅,唐朝建立後,恢復官爵,以禮改葬。

姚僧垣,字法衛,吳興郡武康縣人,南北朝時期醫學家,史學家姚察之父。精通醫學,曾任南朝梁宮廷的御醫。江陵之戰後,西魏攻破江陵,進入北方朝廷任職。一生治驗不可勝記,聲譽遠聞外域,累遷上開府,隋朝時期,冊封北絳郡公。姚僧垣去世,終年八十五歲,追贈荊湖二州刺史,著有《集驗方》12卷、《行記》3卷行於世。

趙綽,隋河東郡人,秉性正直剛毅,在時以明幹見知,職任內史中士。楊堅輔政後,以趙綽清正剛直,北周引薦為錄事參軍。隋文帝楊堅代周,聞趙綽清正剛直,就任命其為大理丞,不久,又以“處法平允,考績連最”,升為大理正。大理寺是隋代司法機關,而大理正就是大理寺的長官。

羅愛愛,隋代人,女詩人,有《閨思詩》傳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牛方裕,隋朝大臣牛弘次子,仕隋為符璽郎。隋末在江都附宇文化及,煬帝被殺,宇文化及引其參決政事,後任萊州刺史。

元敏,元壽子,頗有才辯,而輕險多詐。宇文化及之反,敏創其謀,偽授內史侍郎,為沈光所殺。

史義隆,隋朝史祥之子,官至永年令。

令狐行達,隋末將領,官拜校尉,隸屬於驍果軍。隨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等發動江都兵變,用練巾絞死了隋煬帝,叛軍要殺死隋煬帝,隋煬帝說:“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麼能對天子動刀,取鴆酒來!”馬文舉等人不答應,讓令狐行達按著煬帝坐下。隋煬帝自己解下練巾交給令狐行達,於是令狐行達用這練巾絞死了隋煬帝。

史祥,字世休,建康郡表氏縣人,北周到隋朝時期大臣,司徒史寧之子。驍勇善戰,文武雙全。北周時期,起家太子車右中士,襲爵武遂縣公。隋朝建立後,拜儀同三司、交州刺史、陽城郡公,頗有惠政,遷驃騎將軍。參加隋滅陳之戰,拜上開府、蘄州總管,跟隨晉王楊廣擊破突厥,遷右衛將軍。隋煬帝即位,從平漢王楊諒之亂,打敗綦連良,進位上大將軍,歷任太僕卿、鴻臚卿,迎接突厥啟民可汗入朝,從徵吐谷渾,進位左光祿大夫、左驍衛將軍。參加攻打遼東之役,兵敗除名為民。拜燕郡太守,遭到高開道起義軍圍攻,卒於途中。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娘子剛登基,我就成了全民公敵 這個天國不太平 我在隋唐種田稱王 三國之群雄召喚系統 大隋至尊小紈絝 三國之我去買個橘子 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 思歸路 快穿歷史之神術系統 帶著網購闖夏朝 域外天魔搞事日記 天飛傳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帶著實驗室種田 明朝不好混 千古名將曲 從軍火庫開始統治異世 春秋:中興之主 身邊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