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鵬問道:“這裡有什麼好吃的?我現在真的有點兒餓了。”
桑斯聽後笑了起來:“讓莫斯利帶你去吧,他知道這裡最好吃的地方在哪裡。”
蕭鵬他們到了地方才知道剛才在診所裡桑斯笑什麼了。
他們吃飯的地方就叫做‘桑斯家的酒吧’,原來這是桑斯老婆和女兒開的!和別的地方的小鎮酒吧一樣,這裡既是喝酒的地方也是吃飯的地方。
而桑斯也不是誇海口,他老婆的廚藝確實一流,煙燻火腿加灰蝦沙拉華夫餅,主菜則是一種叫做‘斯托姆’的菜餚。就是用土豆泥和各種蔬菜一起油炸的食物,最後澆上炸肉湯、煎蛋和烤培根以及帶骨煎肉——蕭鵬覺得這肉味道怪怪的,既不是牛肉也不是鹿肉,問了之後才知道那是馬肉肋排。
瞧瞧,西方人整天說‘狗是人類的好朋友’抨擊大夏人吃狗肉,可是馬就不是人類的好朋友了?
其實‘斯托姆’在荷蘭也能吃到,但是這裡和荷蘭的‘斯托姆’還是略有不同的,這裡的‘斯托姆’味道偏甜,裡面放了大量的蛋黃醬。包括這裡的炸薯條也是裡面配蛋黃醬而不是番茄醬。
難怪比利時巧克力天下聞名,現在蕭鵬倒是理解了:這裡人特別愛吃甜食。
“這‘法式炸薯條’配蛋黃醬還真的別有風味!”蕭鵬感嘆道。
結果聽了蕭鵬的話,旁邊一個女人不樂意了:“喂,世界上就沒有‘法式炸薯條’!只有‘比利時炸薯條’!你在比利時可不要做出侮辱比利時人的事情!”
這女人就是桑斯的女兒,大概三十出頭的樣子:是這個鎮上為數不多的‘年輕人’。
蕭鵬聽後一愣,隨即對桑斯女兒道歉:“抱歉抱歉,我在法國住過幾年,最早接觸這種薯條就是在法國的叫法,這都叫順口了!”
其實所謂的‘法式炸薯條’就是在肯德基、麥當勞裡吃的那種炸薯條,味道基本完全一致。這種薯條是一戰時期傳入的老美,不過老美搞錯了它們的來歷,稱其為‘法式炸薯條’。事實上這種薯條是比利時人發明的,而法國人一直到1770年才引進了這種烹飪方式。
在比利時如果說‘法式炸薯條’他們真跟你急。
桑斯女兒撇嘴道:“現在改過來還來得及!”
蕭鵬打了個響指:“那我重新說一下,這‘比利時炸薯條’配蛋黃醬還真的別有風味!”
桑斯的女兒聽後笑了起來:“算你會說話,送你的!”她從櫃臺上的啤酒機裡打了一杯啤酒放在蕭鵬桌上:“自己釀的,感受一下味道如何!”
蕭鵬喝了一口道:“嗯?這啤酒味道真不錯,小麥的香氣裡面還有點兒酸櫻桃的味道,別有一番風味!這是你們自己釀的?這比‘韋斯特弗勒特亨修道院啤酒’還好喝!”
結果桑斯的女兒聽了蕭鵬的話後卻道:“嗯,這啤酒我只能送一杯,其餘的你可就要自己花錢買了!我可不能因為你說好聽的就多送你幾杯。”
蕭鵬聽後哈哈大笑起來:“那是必須的,我覺得我們今天能把你這裡的啤酒都喝完!”
正在這時候酒吧門被推開,莫斯利和他老婆勞拉走了進來,看到桑斯的女兒招手道:“吉爾,給我們來兩杯啤酒!蕭,我跟你講,吉爾釀的啤酒可是一絕!吉爾,上部戲的分紅到了,吶,這是你的三千歐!”
“呃……”蕭鵬一臉黑線,難道這個鎮上所有人都拍愛情動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