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上山路上 (第1/3頁)

推薦閱讀: 渾天仙盤

清晨,剛下過一陣麻麻雨。阿婆山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在上山的路上走著一個揹著箱子,扛著鐵棍的少年。他前面還走著一個帶布帽的老頭。他們當然是曾乙旗和黎韋德。

上山的路蜿蜒曲折,黎韋德走得小心翼翼。曾乙旗有心幫忙,被拒絕,他只能跟在這個倔老頭後面,防止他摔著。若是百里跟他一起來,想必這路走起來會輕鬆很多。

“黎老,您每年都來娘母廟嗎?”

“來過幾次,”黎老也看出了曾乙旗的無聊,“年輕時遊歷瓊山,在這裡待過一段時間。後來,回到儋州營生就來得少了。嗨嗨,以前總想著要來還願的,卻一直不能來。是我愧對娘母。”

“黎老對瓊山想必很熟悉吧?”

“相比曾兄弟,老頭自是瞭解一些。曾兄弟想問什麼嗎?”

“瓊山以前就是這樣嗎?各個山頭各自為政,到處都是收保護費,這裡沒有官府的嗎?”

“官府倒是有,但是管不了這麼多事。瓊山的事都是各位峒主自家的事,相互之間並無過多來往。瓊山窮,攔路收個保護費其實收的也不多。只是現在俚人上島,帶了眾多物資前來,島民被物慾燻心,收保護費變得兇起來。曾兄弟是否覺得我們這裡就是中原所言的蠻荒之地?”

“這倒不是,我老家也不算中原。落草為寇之事,自古有之。我看燕山峒串山公收了一把劍之後便同意放行,可見這裡還是講道義的地方。只是我想不明白,為了雞毛松這個隊伍,死了這麼多人,難道這些人都不警覺起來嗎?”

“現在是戰亂時期,死人也是常有的事情。說實話,可能我們太窮了,偶爾聽到有金銀珠寶出現,都會捨命而上吧!”

“還有,黎老,我在路上所見,俚人與島民看不出有多少區別啊?”

“呵呵,曾兄弟真是看得仔細。瓊山島的島民有一部分也是從瓊山海峽那邊過來的,只是他們上島比較早,被我們稱為島民。而這兩年隨俚人孟大喜來瓊山的人,才叫俚人。”

“我看島上的人並不排擠俚人,即便是路上打劫,也是一視同仁。”

“是的,瓊山山多地廣人稀,有人上島是好事。俚人上島歷來有之,所以他們不會管你是現在來的還是以前來的。只是對於孟將軍他們帶的軍隊而言,因為擔心島民排斥他們,所以才有俚人這個概念。”

“黎老想必不是普通的老頭,對瓊山、俚人都有這樣深刻的見解!佩服。”

“曾兄弟也很有想法,能關注到島民與俚人的現狀。”

被黎老這樣一說,曾乙旗還不好意思起來,“我以前跟了一個老師,常聽他說起這些社會的事情。”

“哦,看得出來,”黎老停下腳步看了曾乙旗一眼,“曾兄弟認識萬王,知道萬王對瓊山島意欲何為?”

曾乙旗也注意到這一眼不簡單,平時黎老都不問這些的,是今天說起來才問的嗎?

“抱歉,黎老,我並不清楚萬王劉操的意圖。我與他打交道也少,上次只是為了救楚大夫,才過去見他的。”

“一方將軍,帶兵上萬,又且是相見就見得到的人呢!曾兄弟必定有自己的本事,說一說你的看法也無妨啊!”

“這……,那我就說了,黎老聽得別笑,”難得有人與他談論政治,說一說也無妨吧!“我覺得劉操可能就是想滅了孟大喜吧!大越王剛剛擺平安南十六州,國力強大。自然不允許嶺南道有任何反叛的聲音。孟大喜在這個時期從雷州遷到儋州,要劃地稱王,自然是要招來軍隊鎮壓。”

“曾兄弟覺得萬王劉操的野心如何?”

“大興府王位傳承似乎輪不到他,所以他能想的只能開疆破土,為大越國建一番功業吧!”

“大興府王位傳承之事,曾兄弟也有了解?”

“談不上了解。我在大興府待過幾個月,給三殿下劉洪打過比武。他們那幾兄弟之間的勾心鬥角倒是見識過。”

“王室子嗣爭寵也是常有。聽說大越王劉氏?大修昭陽宮,勞民傷財,是否真有此事?”

“大興府確實在修建昭陽宮,至於勞民傷財,這我就不得而知了。我觀大興府,似乎並沒有受修建昭陽宮的影響有多少!”

“哦。”

“黎老家人遇險與這場戰爭有關嗎?”

“我也說不清楚,”黎老搖搖頭,“希望這場戰爭早日過去吧!”

“嶺南道與北面天策府有戰事,西面安南十六州雖然平定下來,但是交州似乎並不安分。大越王在瓊州的這場戰爭不會持續太久!”

曾乙旗這個判定原本只是想安慰黎老,黎老卻很認真的看著他,看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這時,山下有隊伍上山。

好長的隊伍!還打著各自的旗號,敲鑼打鼓,氣勢誇張。曾乙旗扶著黎老走到路邊,“這是要幹什麼?”

“齊聚阿婆山的峒主們來祭拜娘母來了!”黎老轉身坐在一邊的石頭上看風景。曾乙旗還有些擔心他摔下路邊的斜坡!

先行的正是那天在龜石救他們的那隻叫滿月的烏雲豹。它看了曾乙旗兩人一眼,幾個跳躍就上去了。

最新小說: 俠骨槍魂江湖路 劍動江湖 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 至尊戰神 竊國 洪荒三清大弟子 都市之極限高手 賜我秋刀一把 最強保鏢在校園 慕少的心尖萌妻 九界軒轅決 從凡人國君到仙道人皇 龍城孤子 修仙從頭開始 西遊未來假想曲 鳳羽翎 海流 王大錘的大電影 武俠:穿越嶽不群,振興華山 魔生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