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後,葉鋒已經學會了基本的騎術,當然距離熟練地在馬上戰鬥還有很大的差距。
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每一個騎兵都是需要經過長年累月的訓練才能夠初見成效,更何況要成為比騎兵要求更高的騎將。
而且他沒有經驗豐富的人給與指導,全部都要靠自己摸索。
一個合格的騎將需要能夠在馬上使用自己的大部分技能,要不然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實力不升反降。
目前領地僅有四人學會了基本的騎術,很多4、5階的職業者最後都打了退堂鼓,這也證明了學習騎術的難度。
難怪說北方盛產騎兵,北方很多人都有一點騎術基礎,南方人卻要多花費幾個月甚至是一年的時間去學習。
當然學習騎術的快慢也與實力有關,一個6階高手也許要花費三個月的時間學會基礎騎術,而一個8階強者卻可能只需要不到一個月。
《神話》中個人武力獲得了極大的提升,同時對於駕馭戰馬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了很多。
當然制約騎兵發展的主要因素還是戰馬,就算是盛產戰馬的北方,合格的戰馬也是價值不菲。
葉鋒這段時間切身體會到了戰馬昂貴的原因,因為要想保持戰馬的戰鬥力,就必須給它們食用精糧和雞蛋。
而且戰馬的體型又很龐大,一匹馬每天要食用的精糧達到了上百單位,雞蛋也要數十個,總價值達到了三四百銅幣。
所以領地的一百匹戰馬每天的花費就高達三四萬銅幣,這還只是它們每天消耗的體力不多,如果在參戰時,預計的消耗至少要翻上三四倍。
這樣也就能夠理解為何在北方一匹戰馬的價格也要高達1金了。
一匹戰馬從出生到成為合格的戰馬需要很長的時間,雖然《神話》中不像現實中一樣兩到三年那麼長,但是也要半年到一年。
僅僅是這段時間的成本消耗就要近十萬銅幣,加上其中大量的人工成本,最後以十倍的價格出售非常合理。
所以說光養馬並不是非常賺錢,南方和北方巨大的差價才是其中最大利潤。
可惜能夠從中賺錢的都是實力強大的世家和商人,而北方的馬商也可以從他們手中獲得南方的特產,說不上誰賺誰虧,算得上是互惠互利。
這其中的道道葉鋒雖然不是很瞭解,但是也能夠猜到一些。
這三個月來,領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從‘不息學院’雨後春筍般地誕生了三十幾名職業者。
這種速度已經超出了他的預計,畢竟總共才兩千五百多名學生,按照正常的比例,一般的縣學上百人才能夠誕生一名職業者。
現在‘不息書院’誕生的職業者已經超過正常比例,而且後面肯定還會有職業者誕生,這證明這批學生的質量非常高。
同時誕生的速度這麼快,也說明了很多人在書館啟蒙時就已經達到了進階的邊緣。
這件事情的另一個意義就是領地的教師資源開始實現自產,不在依賴於從外面引進,合格的教師會越來越多,這是意義非常重大的事件。
當然這些人在達到3階之前,還是要在書堂學習,不能夠因為現在的困境就提前結束他們的教育,從而斷送更進一步的潛力。
不過葉鋒已經在計劃著進行第二次招生考試,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受進一步的教育。
因為這些新的職業者可以擔任助教,輔助教授教育下一批新生。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不想有孩子錯失接受進階教育的機會,萬一其中還有隱藏的天才呢?